在商業(yè)場合上,我們也可以學習這種用跟進來開拓人脈的為人處世的方式。
我們全家都很喜歡帶客人去“大宅門餐廳”就餐,并欣賞精彩的戲曲表演。負責幫我們訂位子的李經理總會在某個特別的節(jié)日給我發(fā)短信送來祝福。因此,每次我要請客,第一個浮在腦海里的餐廳就是大宅門,因為李經理的短信常常會提醒我她的關懷和服務。這是一個很好的跟進例子。當然李經理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來仿效其他餐廳的做法,比如一天到晚發(fā)短信告知我他們餐廳特價的活動,然后讓我覺得煩不勝煩??墒撬脺厝岬姆绞絹碜82⒏M,在跟進的過程中,她與客戶溝通的只是她的關懷,而不是她想要在你身上做生意賺錢。
什么時候做跟進的工作呢?
跟進的時機
→跟客戶見面后
→面試之后
→社交活動后
→跟上司或同事有特別的交流后
→收到其他人送給你的禮物后
我的日常跟進
在認識新朋友的時候,我會討他的名片,一方面認識和記住他的名字,另一方面用這個小小的空間記錄和他聊天中所了解到的他的信息,比如他有一個12歲的女兒,她很喜歡芭蕾;他的太太在汽車公司工作;他喜歡集郵,他的生日等信息。我會將這些內容錄入電腦,甚至在日歷上標出這些特別日期。
跟進工作就從這里開始。在見面之后,我會給對方發(fā)一張卡片或郵件表示很高興認識他。一般越重要的人物越需要手寫的卡片。
我和父親一樣愛收藏各種東西,當然包括收集信息、收藏友誼卡、分享經驗。因為我有豐富迥異的生活經歷、隸屬不同的社交圈和興趣群體、居住于不同的鄰里社區(qū)和地理方位跨度大的城市,因而這些相關的資源都能用來幫助他人。比如,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愛發(fā)掘新開張的餐館、比較有趣的地方以及一些新奇的經歷。如果到誰家做客嘗到了好吃的,就和對方交換食譜,還會把我最喜歡的幾道菜翻譯成中英文對照版。遷居到北京后,我專門花了一段時間學習如何培訓家里的司機和保姆,并將學習的經驗編制成工作進程表,一旦有新從國外來北京定居的朋友,就可以幫他們適應現(xiàn)在的生活并迅速進入正軌。我熱衷讀書、翻雜志、聽音樂、看電影,碰到好書,好的CD、DVD就習慣多買幾份,送給感興趣的朋友。每結識一位新朋友,我都能自由地和他(她)分享我的這些生活收藏,提出各種建議和幫助。在此過程中,我收獲了朋友和友誼。
隨時將你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記錄下來。只需愿意與他人分享,它們就能在你的跟進工作中發(fā)揮功能。一旦成為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這就成了你后天的第二本性。我有一位香港的客戶喜歡收藏中國古代的刺繡,在北京當?shù)氐氖袌鲩e逛時,遇到這樣的東西,我就用手機拍下來,發(fā)Email給她,問她是否有興趣購買,如若是,我就幫她買下來郵遞給她。這位客戶在服裝行業(yè)工作,后來碰巧另一位中國大陸的客戶向我打聽是否認識服裝行業(yè)的人,幫她生產自己設計的服裝,我就將前者的信息傳遞給后者,與她分享我的聯(lián)系人和有效的資源。
比如,每一次看到一段有用或有趣的文章,我會復印或在網上搜鏈接,轉發(fā)給對這些信息會有興趣的人。如果在跟人聊天時,提起一本書,那么回家之后,我會把這本書寄給對方,附上小卡片:“上周五我們一起聊起這本書,在此特別奉上,希望你喜歡?!边@些小動作是完全沒有目的的,也不是為了刻意向對方示好,而是一個很自然地保持聯(lián)絡的方式。但這樣做的意外收獲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常常將你的名字或所在的公司擺在他的面前。在他需要類似的人或公司合作時,會第一個想到你,因為你的這些小舉動會使他覺得你很關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