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在日本不只是詩畫的題材,還是許多文化現(xiàn)象的"喻體",以上所提及的用菖蒲編成的表示思念的發(fā)飾,叫做"菖蒲蔓",端午節(jié)時戴在頭上,據說可以祛邪驅鬼。日本的端午節(jié),可以說是以菖蒲為標志的節(jié)日,人們把菖蒲的劍葉放在澡盆中洗澡,叫"菖蒲湯",在房檐頭上插上菖蒲,叫做"菖蒲葺",孩子們把菖蒲編成菖蒲棒在地面上打著玩,叫"菖蒲打"。在日本,菖蒲作為文化的喻體,確實比中國多得多。
在端午節(jié)以菖蒲為圣物驅邪,也確實來源于中國。據《大興縣志》所記:古時京師一帶一到端午節(jié),人們都"懸蒲插艾",幼女佩戴靈符,頭上插桃花,為"女兒節(jié)"。到了中午都吃粽子(角黍),全家喝菖蒲酒,以雄黃涂耳鼻,以防蟲毒。天壇下面走馬為戲,在金魚池、草橋、聚水渾一帶的樹蔭底下,聚在一起喝酒的人一望無際,就像日本人現(xiàn)在賞櫻花一樣。
在中國,一到端午,比插菖蒲更常見的是吃粽子、競龍舟,這都是為了憑吊楚大夫屈原。在日本,不太容易看到這種風習。而端午節(jié)在日本發(fā)生的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的"女兒節(jié)"變成了"男兒節(jié)"。由于在日本語中"菖蒲"的發(fā)音和"尚武"一樣,一到端午節(jié),男孩子就把用菖蒲編成的刀插在腰間,后來又有人到了端午節(jié)就做木刀,用菖蒲葉纏柄,挎在男孩子們的腰上。到了江戶時代的安永年間(1772-1781),人們借用中國"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將端午節(jié)定為男孩子的節(jié)日,一到陰歷的五月五日,在叫做"麾"的小旗上粘上紙做的鯉魚,掛在橫桿上,祝愿男孩子出人頭地,"鯉魚跳龍門"。這個鯉魚越做越大,最后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就是懸掛用布等做成的大鯉魚。
中國的憑吊和除邪的節(jié)日,在日本變成了祝福和喜慶的節(jié)日,這是日本對"菖蒲文化"最大的革新。而菖蒲作為文學的題材,在中國也沒像在日本那樣被廣泛地用來寄托纏綿的戀情。菖蒲在中國首先被作為一種有效的藥物,而作為文化喻體,也沒太超出"驅鬼除邪"的范圍。《呂氏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則菖蒲、菖陽又取此義也。"《典術》云:"堯時天降精于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文學中以菖蒲為母題的作品也是鳳毛麟角,遠不像日本那樣司空見慣。
我找到了李白的一首詩,是詠菖蒲的,詩云:"神人多古貌,雙耳下垂肩。嵩岳逢漢武,疑是九嶷仙。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終忽不見,滅影入云煙。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嵩山采菖蒲者》)。
此詩不外乎贊美菖蒲之藥效卓絕,以至可以服之成仙,并未賦予菖蒲以更多的文化內涵。
"菖蒲文化"在中國至今不僅未見發(fā)展,而且還在漸漸地消失,就這一點來說,日本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在日本的宮廷里,每到正月初七,都要舉行"白馬神事",日本人認為在年初看到了白馬,可以延年益壽。原本是看青馬,不知什么時候變成了白馬。日本著名歌人大伴家持在天平寶字二年(758)正月初七曾吟詠過一首和歌:
"青馬的色澤似戲水的野鴨翅膀,今日一睹風采的人會長命百歲。"
在日本某些神社中也有"白馬神事"。京都的賀茂神社,每到正月初七都要供奉"七草粥",觀覽白馬;攝津的住吉大社,也舉行"白馬神事",人們相信在新春的時候看見白馬,會驅走一年中的邪氣,不患感冒。
在中國,"白馬"作為文化象征意義上的符號,和日本有著不同的內涵,在初始的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完全相反。《后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范式傳》記載,東漢人范式夢見至交張劭,告訴他自己已死的消息和下葬日期。到了發(fā)喪時辰,人們卻無論如何也挪不動靈柩,待范式白馬素車趕到,靈柩才能移動。后來人們就經常以白馬喻指送葬,哀挽亡友。如駱賓王《樂大夫挽詞五首》中的"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鄭《哭郎著作》中"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王維《哭褚司馬》中"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都是送葬、哀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