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源于自己的個人利益作出行動。
自私一些地說,我希望借助學習這類課程,把帶給公司的“結果”和帶給我個人的“贏”有效地結合起來,既有效完成公司銷售能力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的既定任務,又能讓自己對銷售的理解和認知更加體系化,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何況,態(tài)度不一定是個人需求,個人需求也不一定能說出來。態(tài)度往往源于某種內在的需求或動機。
“當那個銷售‘臆斷’并‘指出’這樣的個人訴求時,如果是你,你有什么感覺?”我問。
“嗯,是不舒服?!毙≈禳c點頭。
“自作聰明!”小牛說,
“那我們在做銷售時,是不是總以為客戶就是想‘被公司認可’、‘加強控制權’、‘獲得別人尊重’、‘保住自己的位置’、‘工作更輕松’,甚至‘謀求點兒個人利益’呢?這是客戶的真實想法呢,還是銷售的臆斷呢?”我問。
每個人的感受和內心想法,只有自己才知道!很多銷售卻根據(jù)自己的臆斷或自認為的“人之常情”,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判斷客戶想要什么,不加探索也不加確認,就直接下招出手,為對方下了定論,甚至直接上了“不陽光”的手段。銷售為此付出的代價,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還是要征詢客戶個人的想法和態(tài)度!”小牛說。
態(tài)度類問題是探索客戶的態(tài)度,探詢客戶主觀、感性個人的感受或得失,發(fā)現(xiàn)其價值取向或動機。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客戶的態(tài)度、感覺、顧慮和期望,發(fā)掘未找出的問題。態(tài)度類問題在我們需要了解客戶的感受、了解客戶對他人感受的看法、了解真正問題所在時使用。銷售可以用“干什么”了解態(tài)度,用“怎么辦”了解情感,用“哪一個”了解觀點,用“描述”了解反應?!?/p>
哦……”小朱緩緩地點點頭,“那獲得客戶的態(tài)度之后,是不是也應該再確認一下呢?”小朱問。
“沒錯!”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我向服務員揮揮手,“服務員,結賬!”
小朱連忙說:“我來,我來!”
“小朱,還記得今天聊了幾類問題嗎?”我問。
小朱邊掏錢邊說:“記得,‘暖場類問題’先破冰,‘確認類問題’試水溫,‘信息類問題’撥云見日,‘態(tài)度類問題’探索客戶概念的核心,對吧!”
利用小朱說話的時間,我已經掏錢遞給服務員。
小牛說:“讓老寒掏了吧!等把飛達簽下來,你請客!”
大家拿包起身,剛要出門,小牛喊了聲“嗨嗨,你們看!”
順著小牛朝著的方向看去,餐廳最里面的小方桌,一個梳著馬尾辮的女孩兒正在埋頭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