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倆把隔壁房間用作臥室。這間房子的墻上貼著綠色的壁布,掛著滿滿當當的裝飾盤子、牌匾、雕刻、多寶格之類的東西,把房間弄得活像個剛切開的葡萄干蛋糕。我們把絕大多數掛飾摘掉,也挪走了不少桌椅、坐墊、邊桌,把這些統(tǒng)統(tǒng)收到樓上的一間空房里——我們管它叫密室。為了照顧皮埃爾太太的感受,保羅畫了一幅圖,把每件東西原來的位置都描了下來。等到我們搬走的時候,可以對著圖紙把房間復原。
廚房在三層,有個傳菜的小升降機和客廳相連,不過這東西經常不管用。廚房面積很大,通風良好,一面墻上開著大扇大扇的窗戶。屋里有個巨型的爐子,看上去有十英尺長,半年就能耗掉五噸煤。這個大怪物上頭擱著一個新鮮玩意兒,是個兩灶頭的小煤氣灶,帶個一英尺見方的小烤爐,只夠熱盤子和烤土司的。廚房里還有個四英尺見方的皂石淺水槽,沒有熱水管線。(我們發(fā)現這水槽冬天沒法用,因為在墻外的那段水管會凍上。)
這幢樓沒有中央取暖設施,濕冷得像拉撒路(圣經人物,被耶穌從墳墓中喚醒復活?!g者注)的墓穴。人待在屋里,都能呼出大團大團的白霧。所以,我們像地道巴黎人那樣,在客廳里裝了個難看的圓肚小暖爐,把門窗關得緊緊的。我倆整天給這小破爐子加煤添料,而它還給我們一絲微弱的暖意和濃重的煤氣味。我倆擠在小爐子跟前,還真像一對兒:保羅裹著中式棉襖,坐在爐子和四十五瓦的電燈之間看書;我呢,“風情萬種”地套著厚厚的棉大衣,里頭穿了數層長內衣,腳上蹬著碩大又難看的紅皮鞋,坐在鍍金桌子前頭,用凍僵的手指勉力打字寫信。噢,多么魅惑的巴黎!
跟查理和弗蕾迪?查爾德兩口子住在緬因森林中親手搭建的小屋里,過過條件原始的日子,這我一點也不介意,不過,既然身處“世界文化之都”,再過更為原始的生活,就沒任何意義了。所以,我弄了個臨時的熱水系統(tǒng)(在煤氣鍋爐上架桶水),開辟出一塊洗碗的地方,又弄了個帶蓋的垃圾桶。我還在廚房的墻上釘了一溜鉤子,把廚具掛在上頭,包括我的“戴西”牌開罐刀和磁鐵刀架,這讓我有了家的感覺。
總說“大學路81號”太拗口,我們很快就把新家地址簡稱為“大學路”,或是只說“81號”。
大學路的租金中包括女傭費用,她叫弗麗達。她二十二歲左右,是個艱難求生活的農村姑娘,有個可愛的九歲私生女,寄養(yǎng)在鄉(xiāng)下。弗麗達住在四樓,條件清苦得嚇人。她那兒沒有浴室和熱水,所以我把三層的浴室隔出一角給她用。
讓女傭幫我干家務活,我還很不習慣;和弗麗達相處需要我們雙方的磨合。她的湯做得很好喝,可算不上是好廚娘,而且她有個很不好的習慣,總是愛把銀餐具重重地亂堆在桌子上。有天晚上吃飯前,我叫她坐下來,給她指點指點該怎么干活。我操著結結巴巴的法語,試圖跟她講明白該怎么布置餐桌,怎么從左邊上菜,怎么花點心思把活兒干好??晌疫€沒說幾句,她就開始抽抽搭搭地哭起來,咕噥著一串法語,沖到樓上去了。我跟她上樓去,試圖再跟她解說明白。我用上在伯利茲語言學校學來的虛擬語氣,跟她說,我希望她過得開心,好好干活但別太辛苦等等的。結果這導致了更多的抽噎,眼淚,和茫然的對視。終于,經過一番磕磕絆絆后,我們終于摸清了對方的脾氣。
在法國,雇主應當給員工付社保費用,大概是每三個月6至9美元;我們也給弗麗達付健康保險。這個是公平合理的制度,我們也很樂意幫助她。但對于幫傭這回事兒,我依然心情復雜。部分原因是,我發(fā)現自己真的挺喜歡采買東西、打理家務的。
懷著布置新窩的心情,我去逛市政廳市場(Le Bazar de l’H?tel de Ville),也就是大家常說的“l(fā)e B.H.V.”。這個龐大的市場里滿是便宜的貨品。光是走上一圈兒就要兩個小時。我買了水桶、洗碗盆、掃帚、肥皂擱架、漏斗、插座、電線、燈泡、垃圾桶。我把戰(zhàn)利品塞進“藍光”車子,開回81號的家里,然后再返身回去采買更多的東西。我甚至花了九十美元買了個全新的爐子哩。有一次,我買了個煎鍋、三個燉鍋,還有一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