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惡的形容詞(2)

讀小說,寫小說 作者:石映照


我覺得都不是,而是他厭煩了,對每一個詞都懷疑,其實也就是懷疑前定的文明遺存的這些“尸體”,懷疑因這些詞而產(chǎn)生的一切文化,所鉗制的生活,所迷幻的心智。

昆德拉要給小說分類,并給未來的小說指出路,所以,他首先有一個負(fù)責(zé)任的態(tài)度,他肯定覺得很多詞都變異了,他想還原。用事實來給它們重新劃定一個活動范圍,使它們解除從前因為很多原因而造成的誤讀。也就是說,他不是在道德的層面上來分析――就像納博科夫遇到有人指責(zé)他那不道德的主人公時,他也同樣不懷好意地說“他關(guān)心,而我不關(guān)心”――而是從詞源詞義上來分析。這是一種最基礎(chǔ)的工作,基礎(chǔ)到?jīng)]人去做。

在他之前,最著名的大胡子海明威也同樣關(guān)心形容詞,他的方式是盡量一個也不用。他被視為手持板斧將文學(xué)身上的亂毛全部砍伐的莽漢。那是一種“誰也不曾有過的勇氣”,他也許認(rèn)為形容詞就是一個吸血鬼,附著在各種地方,逐漸將敘述之流引開去,將語言大廈的基石蛀空,使“本事”找不到安家之所。為此,他盡量不使用修飾語,基本不用有感情色彩的詞。他覺得只有中性詞是安全的。

關(guān)于這一點,董衡巽在《海明威與現(xiàn)代小說》里有更詳細(xì)的海明威的原話:“用平易的、簡單的英語、短字和短句,這是現(xiàn)代的寫法,最好的寫法――英語就得這么寫。堅持這么寫,不要浮華花哨,不要贅言冗長。你一想起一個形容詞,就消滅它。不,我不是說形容詞一個也不用,而是說大多數(shù)不要用,這樣留下來的就有分量了。形容詞擠在一塊兒,文章沒力,離遠(yuǎn)一點就有力。一個人一旦養(yǎng)成好用形容詞的習(xí)慣,或者寫的冗長、花哨,就好比染上其它惡習(xí)一樣,很難改掉?!?/p>

海明威身體力行,他的說體沒有任何議論,也無比喻――偶爾有的話也是在標(biāo)題里就完成了,比如他的《白象似的群山》。

詞的含義越大,就會讓句子之間的意思增繁,就會擠得一絲縫隙也沒有。這不過是一個內(nèi)涵越大外延越小的老問題。在意識形態(tài)及其御用文人的長年努力下,一個民族的理解力也會因為他們慣用的大詞(其實主要是形容詞)而變得偏狹、局促,經(jīng)常地沒來由地亢奮和充血。在這一點上,形容詞還會常常與專制時代的兩分法、打倒一切的暴力、以及消除人的主體性的激情煽乎等等相聯(lián)系。它當(dāng)然還會帶來更多的問題,總之,它的弊端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也因為它的弊病太明顯了,所以文學(xué)史上有很多人都討厭形容詞。

伏爾泰說:形容詞是名詞的敵人。這是一個遮蔽性很強(qiáng)的詞種。

魯迅在《答北斗星雜志社問》中說:我雖會說中國話,卻不會寫中國語法入門,不生造除自己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

喬治?西麥農(nóng)說:形容詞、副詞,所有那些裝模作樣的詞,每一個為了句子本身而寫的句子,每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我的小說里有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就刪去。

但形容詞總是刪不完的,因為它的作用是那么明顯,它就是最好的武器,有著最短的到達(dá)人的動物性激情的距離。它就像是為少數(shù)人而生的,因為這少數(shù)人可以用形容詞的方式去鼓動大多數(shù)人。

形容詞就像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個人立身的姿態(tài)。那些總想到人群中去的作家大概是很理解這一點的,他們的作品似乎就是用來展覽的,盡快地連葡萄皮也不吐地展覽給觀眾,他們自己的生活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他們沒有神性,沒有靈感,也沒有天分,只有形容詞最多。這種人很像是極香的垃圾食品,處處受人歡迎。不僅作家如此,主持人也是如此,他們把這個職業(yè)變成了一個說形容詞的比賽。

真正的作家不是這樣的。形容詞向外,他們向內(nèi)。他們極有可能不善言辭,甚至口吃的還很多,或者在某些方面還很笨,他們甚至都不愿過多地跟人群接觸。因為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表演,他們只是很喜歡看人表演,因為表演可以把一個人的弱點放大。比如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件衣服,一句話,一張照片,一個背影,一次握手,都是給他們的泄露。但他們一定不想忍受過久,而且很怕太“專業(yè)”的表演人。馬原說,原本好端端的一次旅行,就被同行的某人一句“漸入佳境”給徹底破壞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