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和下西洋的終結(jié)(1)

被誤解的中國:看明清時代和今天 作者:梁柏力


討論明朝的海外貿(mào)易政策,就必須提及鄭和下西洋。在歐洲人遠洋航行前半個多世紀,鄭和的船隊曾七次下西洋,遠至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海岸43。但之后這類遠洋航行全部被朝廷禁止,令人感到非??上?。有不少人相信,如果明朝繼續(xù)派遣船隊下西洋,推廣海外貿(mào)易,中國很可能比西方更早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要探討這個可能性,我們需要明白當時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地緣政治背景。

正如上文所說,明清時代的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當時,中國必須依靠外國輸入的重要產(chǎn)品基本上只有馬匹和白銀;到了18世紀,因為人口膨脹,所以也需要從東南亞和印度進口大米和棉花。但是在明初,大米和棉花還能夠自給自足,馬匹依靠與西北游牧民族通商得到,而白銀要到明朝的中后期才成為國家主要貨幣44。在明初,政府正致力推行紙幣作為國家貨幣,白銀的需求不是特別大;況且,歐洲人還未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銀礦,也還未東來,所以東南亞和西洋的白銀不會很多。因此在明初,東南亞和西洋能夠輸入中國的商品非常有限,而他們也沒有能力大量購買明朝的產(chǎn)品。彭慕蘭表示,東南亞和印度提供給中國的市場是一個狹小的市場45,這個市場在明初的時候比明朝后期和清朝更加狹小。

我們從鄭和從西洋帶回來的貨物可見一斑――寶石、珍珠、香料、珊瑚等46,大部分都屬奢侈品,因此鄭和的船只被稱為“寶船”是很恰當?shù)?。這些奢侈品可以滿足明朝上層社會的需求,但是上層社會的人口畢竟只占全國人口的很少部分,上層社會的市場是一個狹窄的市場。換句話說,在明初,中國與東南亞、西洋的貿(mào)易額不會很大,所得到的財富也是有限的,收獲很少。

另一方面,每次下西洋的耗費非常龐大,人員傷亡率極高47,因此從經(jīng)濟角度來說,下西洋是得不償失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