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為什么主張性惡?亦是拿來作教育的手段。孟子講教育之可能,荀子講教育之必要。對于人性若不施以教育,聽其自由,一定墮落。好像枸木鈍金,若不施以蒸矯礱厲,一定變壞。因?yàn)樘岢逃匾?,所以主張性惡說。一方面如孟子的極端性善論,我們不能認(rèn)為真理;一方面如荀子的極端性惡論,我們亦不完全滿意。不過他們二人,都從教育方面著眼,或主性善,或主性惡,都是拿來作教育的手段,所以都是對的。孟子以水為喻,荀子以礦為喻。采得一種礦苗,如果不淘、不煉、不鑄,斷不能成為美的金器。要認(rèn)性是善的,不須教育,好像認(rèn)礦是純粹的,不須鍛煉。這個(gè)話,一定說不通。對于礦要加工夫,對于人亦要加工夫。非但加工夫,而且要常常加工夫。這種主張,在教育上有極大的價(jià)值。但是離開教育,專門講性,不見得全是真理。我們開礦的時(shí)候,本來是金礦,才可以得金,本來是錫礦,絕對不能成金。
孟荀以前,論性的意義,大概包括情性并講,把情認(rèn)為性的一部分。孟子主性善?!陡孀由稀氛撉檎f:“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毙陨扑ǖ那橐嗌啤\髯又餍詯??!墩氛撉檎f:“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毙詯核ǖ那橐鄲骸;\統(tǒng)地兼言性情,把情作為性的附屬品,漢以前學(xué)者如此。
至漢,學(xué)者主張分析較為精密。一面講性的善惡,一面講情的善惡。頭一個(gè)是董仲舒,最先提出情性問題?!洞呵锓甭?深察名號篇》說:“……天地之所生,謂之性情。性情相與,為一瞑,情亦性也。謂性已善,奈其情何?故圣人莫謂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陰陽也。言人之質(zhì)而無其情,猶言天之陽而無其陰也。”董子于性以外,專提情講。雖未把情撇在性外,然漸定性情對立的趨勢。王充《論衡?本性篇》說:“董仲舒覽孫孟之書,作性情之說曰:‘天之大經(jīng),一陰一陽;人之大經(jīng),一情一性。性生于陽,情生于陰。陰氣鄙,陽氣仁。曰性善者,是見其陽也;謂惡者,是見其陰者也……。’”人有性同情,與天地的陰陽相配,頗近于玄學(xué)的色彩。而謂情是不好的東西,這幾句話,《春秋繁露》上沒有,想系節(jié)其大意。董子雖以陰陽對舉,而陽可包陰;好像易以乾坤對舉,而乾可包坤一樣。《春秋繁露》的話,情不離性而獨(dú)立?!墩摵狻芳右越忉專憬厝浑x為二事了。大概董子論性有善有惡?!渡畈烀柶氛f:“人之誠,有貪有仁。仁貪之氣,兩在一身?!边@個(gè)話,比較近于真相。孟子見仁而不見貪,謂之善。荀子見貪不見仁,謂之惡。董子調(diào)和兩說謂:“仁貪之氣,兩在一身。”所以有善有惡。王充批評董子,說他“覽孫孟之書,作性情之說”。這個(gè)話有語病。他并不是祖述那一個(gè)的學(xué)說,不過他的結(jié)論,與荀子大致相同?!渡畈烀柶氛f:“天生民性,有善質(zhì)而未能善。”“今萬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薄秾?shí)性篇》又說:“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繭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為雛,繭待繅以涫湯而后能為絲,性待漸于教訓(xùn)而后能為善。善教訓(xùn)之所然也?!泵献又鲝埿詿o有不善,他不贊成。荀子主張人之性惡,他亦不贊成。但是他的結(jié)論,偏于荀子方面居多。董子雖主情包括于性中,說“情亦性也”,但情性二者,幾乎立于對等的地位。后來情性分陰陽,陰陽分善惡,逐漸變?yōu)樯茞憾摿?。漢朝一代的學(xué)者,大概都如此主張?!栋谆⑼ā纺藮|漢聚集許多學(xué)者,討論經(jīng)典問題,將其結(jié)果編撰而成一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