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梅爾維爾的白色”,就是《白鯨》(Moby-Dick)里面阿亥伯船長不顧一切追捕的那條著名鯨魚,暗示因執(zhí)著的追尋而導致的毀滅性——這與美國在越南的作為頗有相似之處。作為人類欲望的隱密對象,白鯨最終拒絕被定義。它神秘莫測,不可捉摸,也和這場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zhàn)爭一樣。這場戰(zhàn)爭的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亦變得越來越難以說明。單憑著剃須者的不由自主和異常潔白的浴室,斯科塞斯就有足夠的理由將自己的作品類比于“梅爾維爾的白色”了。不過,此時他心里也許還想著梅爾維爾的另一個著名短篇小說《放債人巴特雷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小說主人公巴特雷比也和斯科塞斯的剃須者一樣,平靜地在狹小封閉的環(huán)境中自我毀滅,無路可逃(前者的環(huán)境是辦公室和監(jiān)獄,后者的環(huán)境是白色浴室)。斯科塞斯曾考慮在《剃須記》結(jié)尾中使用一組越南戰(zhàn)爭的記錄鏡頭,也曾想過把它拿到紐約反戰(zhàn)游行中去放映,但最后都沒有實現(xiàn)。實際上,這部短片首映于1968年紐約電影節(jié)上。首映時,戰(zhàn)爭鏡頭被去掉了,只在字幕上保留了“梅爾維爾的白色”以及“越南67”。若沒有這兩條密碼似的字幕,《剃須記》也許不過只是“一部電影藝術(shù)的完美之作,一個黑色喜劇的單純練習”。
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的“越戰(zhàn)”紛爭中,斯科塞斯究竟站在哪一邊?這可以從他為《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所做的感人工作中看得一清二楚。這部劃時代的紀錄片,記錄了在1969年8月,紐約州貝塞爾(Bethel)附近馬克斯·雅斯格(Max Yasgur)的農(nóng)場上所舉辦的長達三天的搖滾音樂會。這部片子激情四射地為19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搖旗吶喊,并被一些評論家視作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會電影?!段榈滤雇锌艘魳饭?jié)》的導演邁克爾·沃德利(Michael Wadleigh)是斯科塞斯的老朋友,也是斯科塞斯在紐約大學的同事。沃德利曾經(jīng)為《誰在敲我的門?》做過16毫米部分的攝影。這一次,他請斯科塞斯作《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的助理導演和剪輯指導。傳統(tǒng)看法認為,《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的成就主要在于它忠實地呈現(xiàn)了現(xiàn)場的原貌。這個看法是十分公正的,但是大多數(shù)人卻忽略了它在技術(shù)上的卓越成就,比如它那復雜的分割畫面(split-screen)的敘事技巧,以及震撼人心的錄音效果。在為紀念“導演剪輯版”(“Director’s Cut”)發(fā)行20周年所撰寫的文章中,評論家喬納森·羅森鮑姆(Jonathan Rosenbaum)指出:《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宏大的拼圖結(jié)構(gòu)”,使它“超越了單純記錄的表象……盡管運用了精湛的剪輯技巧,并且引入了多重視覺形象的手法,畫面總是與音樂的節(jié)奏和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