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關(guān)于伯夷和叔齊的故事,后世多有記載流傳。他們被描述為吃野草、山果為生的隱者。偶爾能采集到的薇菜,那是他們最美的佳肴。伯夷和叔齊有一天登上首陽山的高處采薇充饑,看到四面的山頓生酸楚和蒼涼之感,用喑啞的嗓音唱起了這首《采薇歌》。在道德理想主義和政治權(quán)力、個人終極理想的夾縫里,他們抱死守節(jié)。這古歌被后來不得志或避世入山的很多隱士廣為傳唱。 薇,即巢菜,俗名野豌豆,蔓生,莖葉似小豆,可生食或做羹。平日里他們采集這種野菜充饑,但最終悲傷而終,只留下著名的《采薇歌》。
而這首歌被認為是隱士的一曲絕唱,雖然它背后的價值倫理一直為后世爭論,但它本身已經(jīng)很清楚地將隱士們的生活從側(cè)面展現(xiàn)了出來。 在終南山,如果你足夠仔細,可以再找到這傳說中的薇菜。 明居士識得薇菜,也將它作為日常食用的菜之一。住山的時候,很多野菜他都吃過。閑暇時,去四周的山里采一些野菜成為愜意的一項運動。有時候上山的路上,看到了熟識的野菜就會采下,帶回院子。過幾天再下山,路過那個地方,那些野菜又重新長起來了。幾天后,我們再路過那里,明居士拔下的野菜茬已經(jīng)又繼續(xù)生長出新芽了。 采野菜,釀酒,收拾院子,看起來隱士們并沒有一個比較固定的作息時間表,他們隨性而作,悠閑而悠哉。有的隱士可能會睡上一整天,而后又打坐至天亮。不過,一般來說,在明居士的日常生活中,彈琴、下棋、飲茶、砍柴、鋤草是主要的事情。 平時菜園、果園有勞動。所以,早晨起來先勞作,然后9點吃早餐,中午12點的時候,要是在山上就坐在屋檐下喝茶。茶能暖腹,清心。如果沒有別的事情,明居士會帶著你到后山附近的地方轉(zhuǎn)一轉(zhuǎn)。那里有大片濃密的柏樹林,里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可以坐人。停下來聊天的話,會很愜意,即使是夏天,也不用擔(dān)心會熱。
山里的風(fēng)會讓你忘掉季節(jié)。 等到下午4點的時候吃午飯,多數(shù)青菜是山里的野菜。午餐后不太熱的話,就再上山勞動一會,或者在院子里面做些其他事情。天黑就休息,很少用電。即使有電器可以使用,隱士們也很少用到。并不是因為繳電費太麻煩,需要跑到幾十里外的村鎮(zhèn),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必要在打坐或者散步的時候還讓燈亮著。那個燈泡從未壞過,因為他幾乎沒有用過。他只需要借著天上的星光,甚至閉上眼睛,就能在院子里往來無礙。 在山里,長久地看著天空,你的眼睛就會很放松。明居士的朋友告訴我們,如果你習(xí)慣了住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眼鏡的度數(shù)降低一兩百度是可能的。很多住山的人,他們的歲數(shù)已經(jīng)很大,但是目光有神,一點都不近視。心隨境遷,當你滿眼都是青山、流云,心里就會平和而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