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Ⅰ?性格短板害死你(4)

命運與你的短板有關 作者:侯清恒


 

偏見較強的人常常處于這樣一種思維狀態(tài)中,即他們忍受不了思維的多樣性,生活的多元化。在他們看來,事物是非黑即白的,沒有中間的過渡。偏見這種短板的存在,要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對他們來說是有困難的。從道德角度來說,這樣的人缺少寬容,他們不承認人類選擇的多重性。他們固守于僵化的道德信條,他們的道德觀念主要是律他,他們僅憑著自己的印象或者他人的評論去看待事物,這種短板對他們日后的發(fā)展有著非常消極的影響。

這種偏見的形成來自于自身人格的僵化,人格僵化的原因來自以下多個方面。

(1)光環(huán)效應

一位演講者在一所大學兩個班級分別做了內容相同的演講。演講結束后,一個班的學生與演講者一見如故,親密攀談;而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淡回避。

同一個人,結果為何如此懸殊?原來,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凱利做的一個心理實驗。演講前,凱利對一個班的學生說,演講者是如何熱情可親、平易近人,而對另一個班則說,演講者是如何冷峻嚴肅,不易接近。結果,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眼鏡去觀察演講者,演講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環(huán),學生們看到的都是他們頭腦中已有印象的東西,這就是光環(huán)效應。光環(huán)效應在認識他人時影響很大,這就提醒我們,在真正了解一個人前,切不可太重視事前得到的印象。

(2)首次印象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拿出兩段描寫一個叫吉姆的人的性格的文字材料:一段描寫吉姆性格外向,開朗活潑、勇武好斗;一段描寫吉姆性格內向,閉鎖沉靜、退縮無爭。洛欽斯把材料分成兩組,一組將描寫吉姆性格外向的文字放在前面,一組將描寫吉姆性格內向的文字放在前面。然后請兩組水平相當的中學生閱讀,請他們對吉姆的性格作總的評價。結果表明,閱讀先描寫外向性格的一組學生,有70%認為吉姆是個比較外向的人;閱讀先描寫內向性格的一組學生,只有18%認為吉姆是個比較外向的人。這一結果在后來對人的評價實驗中也得到了實證,這就是首次印象效應。

這一效應提示我們,一方面我們在初次和人交往時應當盡量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不能太受別人首次印象的影響,而把它僅僅看成是一次感覺而已,千萬不要讓偏見這一短板影響了交際。

(3)定勢作用

在一所小學里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真實的笑話:一個班長欺負了班上一個小同學。這個同學向老師報告,老師一聽馬上說:“你說其他人欺負你我還相信,說他欺負你這不可能!”這是一種典型的定勢作用,就是拿以往對一個人的印象去代替一個人現在的現實。當我們對某人形成了穩(wěn)定的印象時,一般便很難改變。這也許是人的一種惰性吧。所以我們在認識他人時,應當靈活一些,防止定勢作用和偏見短板禁錮了我們的頭腦。

(4)刻板印象

我們對他人的看法總是受到社會團體的影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我們對某一類型的人的看法相似程度到了驚人的地步。可是這種偏見短板使我們并不能完全、真實地了解人或事物。

最早研究這一現象的是心理學家吉爾巴特。他發(fā)現,當時的大學生對英國人的普遍看法是:紳士風度、聰明、因襲守舊、愛傳統(tǒng)和保守;對黑人的看法是:愛好音樂、無憂無慮、迷信無知、懶惰;對日本人的看法是:聰明、勤勞、有進取心、機靈、狡猾。

其實,當你真正和具體的某一個英國人、黑人、日本人交往時,你就會發(fā)現,這一刻板印象是錯誤的。就如同我們總認為胖子樂觀、瘦子悲觀;穿著花哨的人浮躁而不勤奮、留長發(fā)的人一定有些流氣常常與事實不符一樣。然而刻板印象往往是相當頑固的,因為它是許多人的印象,結果形成了思維定勢,讓人們的觀念教條化了。

這些是偏見的成因。偏見是一種可怕的心理短板,它有害于人們的人生和生活,所以應擴大心胸,積極發(fā)展,剔除偏見。

5無端猜疑讓事實徹底失真

在人們的生活中,容易誤事和壞事的另一個心理短板之一就是猜疑。猜疑是各種不確切的信息在特定的背景下聚集而成的疑惑,它有時可以濟事和成事,有時可以誤事和壞事,這種心理短板常常會導致一些誤會、鬧劇的發(fā)生。對某些難以把握的事情有一點猜疑之心,使自己對生活中某些不測之災有一些心理準備,常能避免一些盲目蠻干和貿然行為。但糟糕的是,有一些人似乎神經過敏,動不動就捕風捉影地胡亂猜疑別人,懷疑了許多本不該懷疑的人和事,也相信了許多本不該相信的人和事,把懷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絕對化,從而陷入了人生陷阱。

“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詩人但丁就曾如是說。猜疑之心作為一種令人迷惑,亂人心智的心理短板,甚至有時使你辨不清敵與友的面孔,混淆了是與非的界線,使你的家庭和事業(yè)遭受損害和失敗。如果不重視這種危害甚廣的心理短板,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生性多疑,遇事猶豫不決,這種短板經常使人陷在進退兩難的境地。喜歡猜疑又行動果敢的人是很少有的,更多的好猜疑者伴隨著膽怯和畏懼的個性,更加不可救藥。若不克服這種個性短板,就只能陷在人生的陷阱中空耗歲月了,還談什么生命的價值呢。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猜疑常常平白無故地惹出一些令人費解的事端,干擾別人的正常生活,這種心理短板勢必會影響到人際關系的好壞。

好猜疑之人,不止一味地挖空心思去揣測、懷疑別人,而且也會經常捕風捉影般地猜疑自己,白日做夢般地擔憂災難即將臨頭。無端猜疑的人時刻都覺得下一秒就會發(fā)生可怕的變故,殊不知,這塊短板本身就是十分可怕的,它在無端地制造著災難。

疑心病便是一種自我擔憂的“毒瘤”。脈搏少跳了一下,懷疑自己的心臟出了毛病;稍微有點不舒服,就害怕得要命;略微有點發(fā)燒,就愁眉苦臉。幸而大多數人的這種憂慮都不是長久的。但是真正患疑心病的人,無時不在憂愁自己生病了,他們到處求醫(yī),反復進行各種身體檢查。雖然檢查結果并不支持他自己對疾病的判斷,但是他們卻不相信這些無病的報告,仍堅持以自己軀體癥狀和自我感覺作為患病的證據。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tài),可悲的是這樣的病人確實不少見,而他們卻大多并未真實地面對這塊短板,卻依然活在自己制造的恐懼中。

成語“杞人憂天”是說,古時候杞國有個人,走路總是擔心天會塌下來,星星會掉下來砸在自己的頭上,因此心里總是忐忑不安,夜晚不敢出門。

某大學曾對3200名男女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在生活中,你最害怕什么?”有2800多名學生回答是:“怕別人在背后議論自己?!比绱烁叩谋壤f明了一個道理,大多數青年總是猜疑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這反過來講,就是青年人在社會交往中又總是對別人有疑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