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微子、箕子、比干

孔子為什么這樣紅 作者:陳清華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論語·微子》)

微子,名啟,是紂王的庶兄。之,指紂王?;樱汊?,是紂王的叔父。比干也是紂王的叔父。意思是說,微子因商紂王無道,屢諫不聽而離開他?;右蛏碳q王無道,于是佯狂為奴仆。比干直諫商紂王,結(jié)果呢?被剖腹挖心而死。

唐堯、虞舜,這樣的帝王,因公忘私,道德高尚。為人臣子,遇到這樣賢明的君主,自然是人生之大幸;而夏桀、商紂這樣的帝王,則殘暴無比,只圖一己之樂,不顧他人的死活,百姓怨聲載道。為人臣子,遇到這樣的昏君,怎么辦呢?孔子舉出商朝的三位臣子,微子、箕子、比干,作為楷模。這三人全部都是仁者。他們?nèi)硕际且陨琊橹?,個人私利拋在一邊,雖然最終沒有能感化商紂王,但他們?nèi)齻€人都盡心了,所以孔子仍給予“仁者”的至高評價(jià)。

唐朝書法家顏真卿,就是“仁者”,其氣節(jié)堪與微子、箕子、比干相媲美。在近五十年的仕宦生涯里,顏真卿恪守儒家忠孝之道,歷仕德宗等四朝,為官廉潔,忠貞剛烈。他從小立志“齊于古人”,廣征博取,其用心無人可比。顏體方正端莊,穩(wěn)重厚實(shí),中宮寬綽,四周形密,如將軍般頂天立地,無愧世人的正面形象,有教化民心的作用。其風(fēng)格莊嚴(yán)又不失豪氣,已臻書法的“中庸”之道。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fā)。他敏銳地覺察到安祿山的陰謀,上任之初,便積極布防,鞏固城池。在河北諸郡紛紛陷落的情況下,他獨(dú)舉義旗抵抗叛軍,并在堂邑大敗叛軍,取得“安史之亂”以來唐軍的第一次勝利,鼓舞了軍民的信心。但由于朝廷的腐敗,朝廷內(nèi)部的矛盾,致使唐軍坐失戰(zhàn)機(jī),唐玄宗不得已出逃成都。顏真卿孤守平原,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被迫棄城。

至德二載(757年),顏真卿因其在平原的忠貞表現(xiàn),被肅宗封為憲部尚書。他不畏權(quán)臣,其剛正、耿介為奸佞之輩所不容,因此一生遭逢多次貶謫。但是顏真卿忠君愛民之心始終如一。無論是身居廟堂還是遠(yuǎn)處江湖,均憂國憂民。所到之處,政績斐然,宋以后常將他與范仲淹并提,稱“顏范遺風(fēng)”。

然而由于他的正直,不幸于蔡州龍興寺被李希烈縊殺。他一生起落無數(shù),一半在沙場及朝爭中度過,全心獻(xiàn)給唐王朝。顏真卿的書法充分體現(xiàn)出人格內(nèi)涵,可以說是善與美的結(jié)合,是人格與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完美統(tǒng)一,被后世奉為圭臬,有一種戰(zhàn)亂中的浩然正氣。蘇軾曾說:“學(xué)書當(dāng)學(xué)顏。”

中國歷史上,世世代代都不乏抗顏直諫的忠臣,為了保全名節(jié)不惜犧牲生命,他們不正是無數(shù)比干、箕子、微子的化身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