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院里院外 五(2)

做官之升遷 作者:唐毅


“好了,讓我起來吧!”

阿依順從地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衫。

這時響起了叩門聲,伴隨著周向東的聲音:“李處長起床了嗎?”

我說:“周局長早,我剛起床?!?/p>

“我在樓下的餐廳等你們了?!敝芟驏|在門外說。

阿依打開門。正要離去的周向東見門開了,說:“哦,你也在?。俊?/p>

“她剛過來?!边@時,我已經(jīng)穿著整齊。

周向東像是見多了這種場面,似乎并不在意我和阿依獨處一室。

“今天的節(jié)目是登‘蓬山天梯’。程書記說他馬上就到,我們先去餐廳吧?!敝芟驏|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阿依走在前面,我同周向東一邊說話一邊朝餐廳走。在餐廳門口,程明凱已經(jīng)到了,見了我們就問:“昨晚還睡得好吧?”

阿依說好。

我說:“感謝明凱,是你在蓬山的改革成績讓我們享受到了現(xiàn)代化的物質(zhì)生活?!?/p>

他笑著用手指指我,“靜之當了處長,學會油嘴滑舌了?!?/p>

“老師在上,老師在上!”我拍了拍他的肩頭,表示都是跟他學的。

周向東和阿依都被我逗笑了。

“蓬山天梯”是蓬山縣的標志性工程。從縣城南街街頭向北望,有一座山名叫翠嶺,縣里組織開鑿了登上翠嶺的階梯,高一千九百八十級,直插云霄,附會了當?shù)匾恍┟耖g傳說。

現(xiàn)在“天梯工程”剛告竣工,前來游玩的縣城居民很多。記得在電視上看到過,工程竣工之際舉行了隆重的剪彩儀式,電視報道說,“天梯工程”表達了蓬山人民登天的決心。

在自己的“作品”面前,程明凱告訴我:“這個天梯工程呀,修建時我就陪各級領(lǐng)導登過,那時是分段施工,所以沒有走完。只有竣工典禮結(jié)束,我才全程陪同了各級領(lǐng)導,那是特例,不走不行。今天呢,應(yīng)該算是竣工之后第一次陪同客人登山游覽。靜之你看,我專門換了一雙運動鞋。”

“是啊,程書記的工作很忙,平時哪有時間出來游山玩水,如果不是有朋自遠方來,恐怕還沒有這樣的機會?!敝芟驏|接著說。

我知道周向東說的是套話,便客氣地說:“哪里哪里,我們這是沾了程書記和周局長的光??!你說是不是?阿依?!?/p>

“想不到能在這里登天,平平常?!谴鋷X成了登天,這個創(chuàng)意好啊!是誰出的點子?”阿依問。

周向東說:“像這樣的大創(chuàng)意,蓬山縣里,除了程書記,還能有誰?”

“明凱呀,你這件作品使我想起了李商隱的一句詩?!蔽艺f。

程明凱笑道:“正是他那句詩給了我啟發(fā),才搞了這么個天梯工程。我來這里時,小城連公園也沒有一個,縣政府正在醞釀建一座公園,以便城鎮(zhèn)居民有一個消閑娛樂的去處。我說與其搞個平平常常的公園,不如來個大動作。當時還沒有天梯工程,我便提出了建‘山野公園’的設(shè)想。”

“山野公園?”我說,“這個主意好,利用小城特殊的地理位置,改善周邊環(huán)境,形成大公園的態(tài)勢?!?/p>

“對,還是靜之悟性好?!背堂鲃P說,“所以,這還得感謝李商隱先生才行啊!”

阿依問:“是不是那句‘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正是正是,不過現(xiàn)在有了天梯,就不只是青鳥為那位癡情之人前往探看,沿著天梯自己就可以去了。”程明凱說罷,我們都笑了。

“天梯”的兩邊是原始林木形成的綠化帶,有亭臺樓閣、文化走廊、秋千、石凳之類,可供攀登者稍事休息。我們回過頭去看身后的路,筆直的石階像一束光線,由近及遠由粗到細,街頭行人如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