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利用查案的正式權(quán)力擴大打擊面,目的自然是想抬高籌碼、賣個好價錢——按欽差開出的折子,贖買這個折子(即不按原折子上報皇帝),要二百萬兩銀子。二百萬兩銀子是個什么概念?我們按當(dāng)時白銀對大米的購買力來折算一下:清末的米價是每石(一石約等于150市斤)約三四兩銀子,即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到40多斤大米,按現(xiàn)在每斤大米兩塊錢的行情折算,清末時一兩銀子約合人民幣80~100元,二百萬兩銀子差不多有2億元!我的天,這不是獅子大開口嗎?果然劉中丞不干了——
過道臺把欽差意思想要二百萬的話說了一遍。劉中丞道:“我情愿同他到京里打官司去!他要這許多,難道浙江的飯都被他一個吃完,就不留點給別人嗎?他既會要錢,我自然有我的法子,暫且把他擱起來,不要理他?!?/p>
拉達聽聽無信,只得自己過來拜訪過道臺,探聽消息。過道臺無奈,又把中丞的話說了。拉達賽如頂上打了一個悶雷似的,歇了半天,無精打采而去?;氐叫修@,正欽差亦在那時眼巴巴地望信哩。拉達只得據(jù)實告訴。正欽差發(fā)了脾氣,一定一個錢不要,吵著行文給巡撫,問他辦的人怎么樣了,立刻就要提審。這個風(fēng)聲一出,合省的官嚇毛了。
因為在價錢上談不攏,劉中丞說“情愿同他到京里打官司去”,欽差也說“一個錢不要”,“立刻就要提審”,聽起來好像雙方都不打算在隱權(quán)力系統(tǒng)內(nèi)解決問題了,都準(zhǔn)備回到正式權(quán)力系統(tǒng)“公事公辦”。其實雙方只是嘴上嚷嚷,心底里誰也不想將事情弄僵。被“嚇毛了”的地方官首先作出妥協(xié):由藩、臬兩司行文通知,讓被參的官員湊份子出錢。藩臺大人(即布政使,浙江的副省長)親自拜會過道臺,托他將銀子磨少一點,又再三拜托過道臺多加關(guān)照。
欽差巴不得事情有了挽回,登時應(yīng)允,限五天之內(nèi)稟復(fù)。拉達出來又說給過道臺,說:“老師叫你趕緊去辦?!钡鹊竭^道臺到家,官場早已得信,門口的轎子已經(jīng)排滿了。有些府、廳、州、縣老爺們(即市長與縣長們)都落了門房;幾個佐雜(即市縣的副職與普通科員)都朝著門政大爺作揖磕頭,求他在大人跟前吹噓。也有撤任的,也有撤差的,有已交首縣看管,自己不能來,只好托了人來說情的。
所以這天自下午到半夜,過道臺公館里一直沒有斷客;而且有些人見不到,第二天起早再來的。真正合了古人一句話,叫作“臣門如市”。還有些接連來了好幾天,過道臺不見他,弄得沒法,只好托了別位道臺寫信代為說情。又過上兩天,外省的電報信也打來了,連信連電報,足足積了一尺多高。
這兩天過道臺請假,不上院,也不到局里辦公,專門清理此事。趁空便去同拉達商量。他的人雖忠厚,要錢的本事是有的。譬如欽差要這人八萬,拉達傳話出來,必說十萬,過道臺同人家講,必說十二萬,他倆已經(jīng)各有二萬好賺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在欽差與地方官員的這場隱秘交易中,過道臺扮演的角色類似于交易的中介。前面的引文曾提到,“拉達受了欽差的吩咐,有心要叫過道臺做拉馬?!薄袄R”的意思也是交易中介。不過,將過道臺的角色稱為“非正式的權(quán)力經(jīng)紀(jì)”可能更切中問題的實質(zhì)。因為在帝制時代,主權(quán)歸于君主,官僚系統(tǒng)里的百官是國家權(quán)力的正式代理人,所謂“為君分憂”、“代天子牧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國家權(quán)力的正式代理人們難免會假公濟私,將權(quán)力用于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這種事情又不方便自己親自出面,所以通常委托給親信、親屬去辦,受委托的親信親屬于是就成了“非正式的權(quán)力經(jīng)紀(jì)”,他們也是最典型的隱權(quán)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