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父親總是走到前屋的那個平臺上,交替著贊美、咒罵海港對面的那座城市,一會兒哀嘆我們被它放逐,接著又說幸虧我們擺脫了它;一會兒聲稱它太美了我們不配住,接著又說我們太好了不該住那兒。他為自己激憤和悲戚的獨白找到了理想的舞臺,因為在我們家房子的兩邊,最近的鄰居也是遠在200英尺以外。父親的吼叫即使再響亮也聽不見。他站在前臺,高聲演講,仿佛對面的整個城市都在傾聽,仿佛南山路沿街的路燈就是舞臺的腳燈,城市黑黢黢的一片就是看不見的樓座觀眾,專注于他的每一句話。
腳下,圣約翰斯看上去像一片夜空,標出街區(qū)的燈火宛如星群。那兒是巴克馬斯特環(huán)形路,羅林十字街,上巴特里街,下巴特里街,阿默斯特山,沃特福特山,巴特山和卡特山,木匠山,僧侶城,廚師城,兔子城,每一個街區(qū)燈火的圖案都各不相同。幾乎所有這些街區(qū)我們都曾經住過,那下面是我們家的歷史,在燈火中展現(xiàn)得一清二楚。有一次,父親由最近到久遠倒著把它們一一點出,一直點到阿默斯特高山。
當對面一些房子里的燈光熄滅時,他會得意地大聲狂笑,仿佛這是他的所為,仿佛面對他凌厲的口才,那些房子里的居民認輸上床了。
一天夜里,母親躺在床上,用勸誡的口吻對他的演講進行反面評注,裝著他的聽眾之一,等他停下來喘息或沉湎于顧影自憐或對著手帕響亮地擤鼻涕時,便開始大聲說話,拆他的臺,泄他的氣。
"我是紐芬蘭人,可不是在圣約翰斯出生的,不屬于圣約翰斯。"他說。
"你屬于海灣,永遠只配住海邊。"母親說。
"好像我們是不太好,"父親說,"只配住海邊,是城里人當中的一窩海邊賤民。"
"閉嘴,睡覺吧。"母親說,"海邊賤民也得睡覺。"
"這是我的命哪,"父親說,"被一個叫明妮·梅的不知害臊的胡格諾派教徒這樣奚落。"
在前臺,他叫嚷、咆哮的對象是人類,他的敵人,包括斯莫爾伍德一家人,他的父親,他的兄弟弗雷德,我的母親??墒窃诤笈_,面對大海時,他怨憤的對象更加模糊:上帝、命運、靴子、大海、他自己。他一張嘴好像要吼上幾個小時,但一停止便無聲地站在那兒,凝視著大海,他看不見卻知道大海在那兒,仿佛他面對的這片全然無形的黑暗令他窒息。話被卡住時,他仰望天空,似乎想尋找靈感,準備把自己的狂怒瀉向月亮或星星,但天空幾乎總是漆黑一片。
"這地方應該叫'失樂園',不叫紐芬蘭,是失樂園。"他吼道,手一揮好像要把整座海島全包括進去,接著他朝天空伸出雙臂,像個拙劣的演員懇求上帝的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