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幸運的是,除了三明治和巧克力餅之外,他們一般還送一小包蛋黃醬。當杰伊拿到他在飛機上的食物時,他會迅速把蛋黃醬打開,涂滿巧克力餅。這樣,他就再也不覺得餅有多誘人了,甚至還會排斥它。誰知道呢?將來我們也許會帶上一瓶“難纏的基因”牌子的抗調(diào)味品噴劑,聞起來像發(fā)霉的東西、像爛雞蛋,或者像魚的內(nèi)臟。
所以這些都反映了蘇格拉底的洞見:知道我們會變得軟弱可以使我們變得強大。
懶惰者生存?
1984年,彼得 馬厄重110多公斤,一天抽3包煙。雖然他從來沒有參加過體育鍛煉,但他和朋友們打賭(可能是喝啤酒的時候)說他可以跑完馬拉松。他開始跑,而且竟然跑完了。
在路上,他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個天才。于是,他成為了一名專職的選手,而且僅用了2小時11分鐘就跑完了馬拉松全程,比世界最好成績僅僅慢了6分鐘。在此過程中,他變瘦了,體重下降到60多公斤,而他身高2.0米。他還是擔心自己的體重,不過這次怕的是太瘦了。
即使我們不能跑馬拉松,運動對我們變瘦并保持苗條還是有明顯功效的。身體的活動要消耗能量,從而提高新陳代謝率,并使身體更加強健。彼得 馬厄和一些幸運的人們熱愛運動,但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穿上耐克鞋跑上幾公里比看一次牙醫(yī)還要難。為什么做這些對我們明顯有效的事情會這么難呢?
大多數(shù)動物都很懶。就拿老鼠來說吧,科學家在做關(guān)于極限運動的效果實驗時,很自然會想到老鼠,因為它們是長跑的好手。可是問題在于,老鼠并不比人更想跑馬拉松。
把老鼠放在小小的踏車上,它們中有許多會罷工。它們會坐在傳送帶上,即使屁股被擦傷了都不管。老鼠在逃避運動方面非常有創(chuàng)意,它們會靠著墻,或者把腳撇得很夸張-只要不跑就成。我們中任何能為逃避鍛煉找出好借口的人都會同情它們的。
除了像常塔克這樣的猩猩,耶基斯中心還有大量的黑猩猩??梢灶A見,動物園里的靈長類動物都超重,而且懶惰。其中有一位受人尊重的老前輩是一只叫做娜塔莎(Natasha)的雌性黑猩猩,它的體積龐大,甚至以“娜坦克”(Na“tank”-a)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