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6)

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 作者:(美)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延續(xù)性技術與破壞性技術

大多數新技術都會推動產品性能的改善,我將這些技術稱為“延續(xù)性技術”。一些延續(xù)性技術可能不具有連續(xù)性,或者在本質上具有突破性,而其他一些則在本質上屬于漸進性技術。所有的延續(xù)性技術所具有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根據主要市場的主流消費者一直以來所看重的性能層面來提高成熟產品的性能。特定行業(yè)的大多數技術進步從本質上說都具有延續(xù)性。本書所揭示的一項重要發(fā)現就是,即使是最具突破性、最復雜的延續(xù)性技術也很少會導致領先企業(yè)的失敗。

但有時會出現破壞性技術――至少會在短期內導致產品性能降低的創(chuàng)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本書研究的每一個案例中,都是破壞性技術導致了領先企業(yè)的失敗。

破壞性技術給市場帶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價值主張。一般來說,破壞性技術產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場的成熟產品,但它們擁有一些邊緣消費者(通常也是新消費者)所看重的其他特性?;谄茐男约夹g的產品通常價格更低、性能更簡單、體積更小,而且通常更方便消費者使用。除上文提到的臺式個人電腦和折扣零售的例子外,這方面還有許多例子。相對于哈雷-戴維森公司(簡稱哈雷公司)和寶馬公司制造的大馬力公路摩托車,本田公司、川崎公司和雅馬哈公司在北美和歐洲推出的小型越野摩托車算得上是一種破壞性技術;晶體管相對于真空管是一種破壞性技術;保健機構相對于傳統(tǒng)的醫(yī)療保險商也是一種破壞性技術。在不遠的未來,相對于個人電腦硬件和軟件供應商,“互聯網工具”可能也會成為一種破壞性技術。

市場需求軌道與技術改善軌道

對失敗框架的第二個元素(即技術進步的步伐要快于市場需求增長的速度)的觀察表明,在開發(fā)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產品以獲取更高的售價和更大的利潤率的過程中,供應商通?!斑^度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他們?yōu)橄M者提供的產品超出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或消費者最終愿意支付的價格(如圖Ⅰ 1所示)。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盡管目前破壞性技術的性能可能低于市場用戶的需求,但它們日后可能會發(fā)展成為同一市場上完全具備性能競爭力的技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