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曾國藩:圣相抑或元兇(9)

帝國余暉 作者:王紀卿


祁門故事多

咸豐十年(1860)六月十一日,曾國藩行抵安徽東南部的祁門縣。皖南距離江蘇、浙江和江西很近,但是長久以來屬于太平天國的勢力范圍。湘軍進入皖南,自然可以牽制太平軍的兵力。這時,曾國藩從各地調(diào)來的部隊相繼集結(jié),被他分派到各個要隘駐扎。

十幾天后,奉到上諭:兩江總督著曾國藩補授,并授為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wù)。朝廷倚重曾國藩力挽狂瀾,已是鐵板釘釘?shù)氖虑榱恕?/p>

此時,一批能人向曾國藩身邊聚集。曾國藩向胡林翼要來了鮑超,又奏請朝廷調(diào)來左宗棠。此年八月和九月,戰(zhàn)神鮑超和大軍事家左宗棠先后領(lǐng)兵向曾國藩報到。曾國藩在皖南一直處于太平軍包圍和攻擊之中,經(jīng)歷的艱險有過于咸豐五、六年的江西。他在祁門能夠挺過九個月,沒死在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為首的一批王爺手里,主要依靠鮑超和左宗棠的軍力支撐。左宗棠轉(zhuǎn)戰(zhàn)皖南和贛北,保衛(wèi)祁門的后大門,確保曾軍餉道的暢通,牽制了太平軍的兵力,殲滅了他們的有生力量;鮑超則是機動作戰(zhàn),哪里吃緊就到哪里救援,有時光憑霆軍的聲威就能嚇退太平軍的勁旅。

曾國藩在祁門待的日子并不長,但這里天天都是驚心動魄的生活,令他的幕僚們個個難以忘懷。他現(xiàn)在當了封疆大吏,有心投靠他的友人故交和老鄉(xiāng)紛至沓來,所以湘軍大營里發(fā)生了許多五彩繽紛的故事。

曾國藩進駐祁門以后,明知自己身處危境,硬著頭皮要在這里扎根。為了不做太平軍的俘虜,他決心加強防御,提出要把縣城拆除一半,修筑碉樓,鞏固防御工事。這個方案遭到輿論反對。曾國藩沒有搞議會政治,在文件上批道:撤盡東南城,永遠發(fā)科名;西北留一角,科名永不絕。這個批語,居然讓輿論就范了。曾國藩不惜用強權(quán)高壓辦成這件事情,可見他對祁門的防御高度重視。

有一天,太平軍逼近祁門,大營各部門紛紛撤走。曾國藩對主管財政的劉世墀說:“我要跟大營共存亡,不能離去。你家有父母,不妨自逃生路。但你記住,不要把公家的錢送到我家,一文錢也不要送,這樣才對得起我?!?/p>

當晚只聽得人聲鼎沸,幕僚們大驚失色。不一會,軍士來報:是鮑超領(lǐng)著五百人來增援了。眾人一聽鮑超來了,都松了一口氣,連曾國藩也不免喜形于色。不久左宗棠也領(lǐng)兵到來,大營終于有驚無險。

太平軍的大肆圍攻導(dǎo)致祁門物資極其匱乏,曾國藩未曾有過如此清苦的日子。但他神志淡然,若無其事,手寫遺囑,帳懸佩刀,準備在太平軍攻入時從容赴死。

一天,他忽然想起安徽有許多經(jīng)學(xué)大師,遭亂顛沛,還不知是死是活,便派人四出打聽。活著的人,寫信約他們到軍營相見;死去的人,撫恤他們的妻兒,求索他們的遺文。如桐城人方存之、歙縣人俞理初、黟縣人程伯敷等名家,都借以脫險。

祁門雖然是個危險的地方,還是有不少文人冒險前來投效曾國藩,無非是為了謀個一官半職。甚至有人給曾國藩送來岳飛、朱紫陽的字,以及管夫人畫的竹子。曾國藩知道那是真跡,但卻之不受。

有一位名叫馮卓懷的舊交來找曾國藩。說起來,此人還是曾國藩的老師,曾國藩早年在京城開始閱讀先儒的著作,就是受到他的啟發(fā)??上郧楣虐?,不通世情,跟左宗棠一樣,喜歡當面指責人,所以曾國藩并不怎么喜歡他。

曾國藩給了馮卓懷一份差使,叫他監(jiān)督碉樓的修建。馮卓懷沒有完全按照曾大帥的意思去辦,曾國藩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眾申斥他,聲色俱厲。馮卓懷羞憤交加,拂袖而去。

馮卓懷走后,湘潭人歐陽兆熊來到了湘軍大營。他是曾國藩的同年至契,以文章干略聞于當代。他是應(yīng)曾國藩再三的邀請,才到祁門來當顧問。他聽說了馮卓懷的事情,頗覺在曾國藩手下當差不容易,于是事先向曾國藩申明:我來軍營閑住,不是來當差的。

這時祁門大營遭到太平軍的圍攻,形勢十分危急。李鴻章已經(jīng)回到江西的寓所,幕府里只剩下程尚齋和歐陽兆熊,了無生氣。程尚齋對歐陽兆熊說:“死在一堆如何?”那些委員們也把行李搬到船上,打算隨時逃走。

大家都在惴惴不安的時候,曾國藩傳下命令:“敵軍如此威逼,你們當中有打算回家的,大營發(fā)給三個月的薪水。形勢緩和以后再回營,我不介意?!贝蠹衣犃耍雀袆佑謶M愧,人心才穩(wěn)定下來。

這時朝廷有旨,責怪曾國藩勞師糜餉,久未攻克徽州。曾國藩決定親自領(lǐng)兵去攻,而將大營事務(wù)交給歐陽兆熊代管。歐陽兆熊等幕客力諫,曾國藩不聽。幕僚們將他送到齊云山,才依依不舍地告別。曾國藩一到徽州便吃了大敗仗,副將葉小鶴陣亡。曾國藩被太平軍包圍,募人送來密信求援,歐陽兆熊急調(diào)鮑超前往。

曾國藩率部退駐休寧,又羞又憤,不肯回營,并且寫好遺囑,部署后事。大營里的幕僚和將士惶惶不安,不知怎么應(yīng)對這個危機。大家寫信給曾國藩,討論進退之道,生死之義。

有的說:“死有重于泰山,凡是打算求死的人,必定會死得其所,而休寧不是大帥該死的地方?!?/p>

有的說:“曾公,你是兩江總督啊,兩江都是你的地盤,不論到哪里,都可以叫做進,為什么一定要認為自己是撤退呢?愚見以為,祁門處在萬山叢中,何況還是一塊絕地,不如轉(zhuǎn)移到東流去吧。到了那里,可以兼顧南北兩岸嘛。應(yīng)該早點做出決定,何必認為這是撤退,以此為羞恥呢?”

歐陽兆熊力主曾國藩移營東流,以便遙控安慶。曾國荃含淚寫信,勸大哥離開祁門,曾國藩聽從了他們的意見。返回祁門十幾天后,他就啟程往東流去了。不過曾國藩對勸諫的信函沒有一字回復(fù)。他想給大家一種印象:遷移東流是我自己的主意,不是聽了誰的勸告。

曾國藩為什么不愿離開祁門?首先因為他在這里確實牽制了太平軍的眾多兵力。李秀成等太平王爺一再逼攻祁門,就是為了把曾國荃的兵力調(diào)來救援,以減輕安慶承受的重壓,卻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在皖南消耗掉了許多兵力。其次,由于東流在祁門之西,曾國藩從祁門轉(zhuǎn)移到東流,容易被人理解為膽怯怕死,向后撤退,大大有損于曾大帥的聲譽,所以曾國藩不肯離去,做好了以身殉職的打算。然而,幕僚們眾口一詞勸他離去,如果他再冥頑不化,如果他真在祁門做了烈士,恐怕也沒有人會對他寄予同情,因為他實在是自己找死。所以,他最后還是犧牲了自己的完美主義,向眾人妥協(xié)了。

咸豐十一年(1861)四月一日,曾國藩只帶幾百名親兵抵達東流。他把自己所統(tǒng)領(lǐng)的部隊全部留在了徽州境內(nèi),沒有撤出,以此表明他不是撤退,而是把司令部的機關(guān)挪了個地方。

其實曾國藩離開祁門真是一著好棋。他的離開,使湘軍各部沒有了牽掛,作戰(zhàn)更為自由放手,特別是鮑超一軍機動性更強,可以東征西戰(zhàn),使各個戰(zhàn)區(qū)的戰(zhàn)局漸漸明朗,明顯有利于官軍。八月一日,曾國藩移駐東流整整四個月后,曾國荃攻克了安慶,全殲守軍,完成了曾氏兄弟再次出山后重新東征的第一個任務(w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