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溝通的原則,我們說說溝通的技巧問題。
假如你們單位去年業(yè)績是1000萬,今年老板要求漲到5000萬。作為銷售經理,你肯定會覺得壓力很大。你可以先找老板反映說:這樣的話,銷售人員會覺得今年的壓力太大,業(yè)績不好完成。但老板說沒辦法,今年達不到5000萬公司就得倒閉。你會怎么辦?怎么向銷售人員傳達這個目標?怎么動員銷售人員?怎樣讓你的銷售人員充滿動力而沒有壓力呢?
通常銷售管理者都會召集全體銷售人員開會,討論解決銷售業(yè)績問題,我們通常都會這么說:
“各位,我們來開個會,你看我們去年做了1000萬,今年老板給我們下任務,要做5000萬。這個壓力確實很大。原來就是大行業(yè),今年就更激烈了,你看市場上又來那么多匹狼,侵吞了那么多公司,所以咱們今年的業(yè)績不好做啊!在這里我們就來思考一下今年我們要怎么做,研究出一個方案來?!?/p>
這段話并沒有錯,但是沒有效果,而且這段話的基調帶有非常濃重的消極色彩。沒有效果的溝通是無效溝通,而消極的溝通則會進一步阻礙溝通。前面我們提到了“一句正面的言論并不一定能帶來業(yè)績,但一句負面的言論一定會影響業(yè)績”。你的不自信不可能激起銷售人員的激情,他們不僅拿不出做業(yè)績的勁頭,而且還會消極怠工。
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語言方式:
“各位,咱們賺錢的機會來啦!去年才做了1000萬是嘛,今年老板又信任咱們,讓咱們做5000萬!咱們今年終于有機會大顯身手了!賺錢的機會來了!還有一點,今年還有一個機會,市場上來了很多狼,他們逼著咱們成長,幫助咱們成長,監(jiān)督咱們成長呀!所以咱們在這樣的機遇下可要逮住這次機會,趁機好好地賺一把!展示一下我們自己!來,我們研究一下今年怎么辦。”
這段話表達的還是一個意思:業(yè)績由1000萬變成5000萬。但對比一下這兩種方式,后者是積極的,更能鼓動員工,能讓員工充滿動力而沒有壓力,能讓員工積極加入到銷售方法的討論中來。這樣的溝通才是有效溝通。
表達的意思沒有變,只是表達的方式稍稍改變一下,收到的效果卻迥然不同。所以,語言方式決定著溝通效果。
什么樣的語言方式有利于溝通呢?我們在前面講到了影響力六原理,我們可以將其運用到溝通中。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一定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有家食品公司的老板就是不打廣告。公司員工對此非常有意見,說別的公司都打廣告,我們?yōu)槭裁床淮驈V告呢?銷售經理解釋說:“各位放心,我們也會打廣告的。只不過這個戰(zhàn)略要一步一步來嘛。不打廣告也沒有關系,我們一樣可以做業(yè)務呀!”但員工還是有意見:戰(zhàn)略實施都一年了,還是不打廣告?于是,銷售經理又說:“各位放心,我去跟老板溝通好不好?我也覺得打廣告好,給老板再做做工作?!?/p>
如果你是銷售人員,聽了這位經理的解釋之后會怎樣想?一定會覺得不打廣告是錯誤的。所以,這位銷售經理一開始就做錯了。
后來這家公司聘請了一位資深經理人做銷售顧問后,員工不滿意老板不打廣告的問題還是很嚴重的。于是銷售顧問就召集大家開會,與銷售人員談這個問題。他首先說:
“各位,我來公司了解了一下情況,恭喜你們,我為你們在這樣的一家公司里工作感到驕傲。來,先掌聲給自己的幸運鼓勵一下!”
下面有一些稀里嘩啦的掌聲,這些人想:什么幸運呀?廣告都沒打,有什么幸運的?
銷售顧問接著說:
“各位,我是否可以問一個問題?羊毛是不是出在羊身上?打的廣告是不是成本?廣告成本高不高?打了廣告,老板不能少賺錢呀!他一定會扣銷售人員的費用和客戶的利益,對吧?我再問你,除非狂轟濫炸的廣告,否則那種蜻蜓點水的廣告能帶來業(yè)績嗎?又能帶來多少業(yè)績?所以,我為你們在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老板手下工作感到幸運,為什么?你們的老板是想把大量的利益給了我們的客戶和員工。因為他相信你們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把客戶搞定。能這樣保證員工利益、保證客戶利益的企業(yè)才有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所以,我們?yōu)橛羞@樣精明的老板、穩(wěn)健的老板感到幸運!”
這位銷售顧問沒有直接說打廣告的對與錯,而是從另一個側面出發(fā),首先引起聽眾的好奇心,然后順勢將他們的思路引進其設定好的環(huán)境中去。在這種環(huán)境下,老板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員工為出發(fā)點,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銷售人員聽到這樣的解釋,還會抱怨老板不打廣告嗎?除非他們嫌現(xiàn)在掙的錢多。
[板塊]實戰(zhàn)操作
為了展示公司形象,所有員工必須穿職業(yè)裝,不穿職業(yè)裝一次罰50元,兩次以上罰100元。
——摘自某公司員工手冊
公司經常會遇到許多制度性問題,比如上面的穿職業(yè)裝問題。如果要求員工穿職業(yè)裝的話,效果就同上面直接向公司宣讀命令一樣。就算有人穿,心里也不舒服。那么你打算怎么說呢?
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然后與下面的話進行對比。
我們可以換個方式這樣講:
“我們今天來討論一個問題。大家知道在公眾場合為什么要穿職業(yè)裝嗎?
首先我告訴各位,公司要求你穿職業(yè)裝是不合法的,是違反人權的。因為著裝是個人的權利。我穿不穿衣服,是我的道德問題;怎么穿,則是我的志愿問題。但是大家知道為什么員工要穿職業(yè)裝嗎?為什么高素質、高水準的員工都要穿職業(yè)裝?穿職業(yè)裝不是別人對你的要求,也不是公司對你的要求,更不是公眾對你的要求,而是對別人的尊重,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尊重。這體現(xiàn)的是你的修養(yǎng)、你的素質、你的品位、你的格調。我們既然是優(yōu)秀人才,著職業(yè)裝根本不是要求我們,而是我們基本素質的要求、人品的要求、格調的要求。所以,各位要不要穿職業(yè)裝,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一個人具備怎樣素質的問題?!?/p>
其實我們談到的根本就不是問題。與其強制員工服從,不如把事情變成他們的一種需要,變成他們意識中認為自己應該怎么做的問題,如此溝通的效果才能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