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之旅(APassagetoIndia)(1)

國際政治夢工場 作者:沈旭暉


時代背景約公元1928年

地域背景印度(英屬)

原著小說APassagetoIndia(E.M.Forster/1924)

電影制作英國/1984/163分鐘

電影導演大衛(wèi)·里恩

電影編劇桑撒·拉米·羅

電影演員維克多·班納杰/詹姆斯·??怂?朱迪·戴維斯/佩吉·阿什克羅夫特

劇情簡介兩名同情第三世界的英國貴族婦女到印度探親,通過新結識的印度人阿齊茲醫(yī)生了解當?shù)匚幕?。在參觀神秘的巴拉馬古洞時,發(fā)生阿齊茲涉嫌強奸女主角的懸案,英印雙方壓抑的種族主義被喚醒,最后女方承認是幻覺,兩族關系卻墮入新低。

尋找“他者”的故事

近年,亞洲電影節(jié)不斷推介伊朗、土耳其、泰國等國的電影,其實老牌導演大衛(wèi)·里恩的最后作品《印度之旅》(APassagetoIndia),也是新一代閱讀亞洲的進階選擇。有緣重溫這電影,是因為備課時讀過一本由學者王寧等編輯的《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評》的學術結集,內有陳紅博士將電影同名原著小說的作者福斯特(E.M.Forster),說成是“完全站在白人立場說話”,這立論和筆者從前的認知頗有出入,因此才找來VCD進修。遲有遲得,我們遲至21世紀才看這經(jīng)典,原來更容易證實文化研究常說的“他者”(TheOthers),實在不可能是一個靜止的觀念。假如不同的人在《印度之旅》原版小說出版的1924年、電影上映的1984年、以及今天的21世紀看同一出《印度之旅》,必會找出心目中的不同“他者”,從而釋出不同的結論。

宗教古洞內的身份覺醒

未說“他者”前,我們應交待《印度之旅》原著的布局。表面上,它的情節(jié)不算復雜,但含義有頗多留白,更牽涉到不少深層心理學問題,就算是拍慣《沙漠梟雄》(LawrenceofArabia)、《桂河大橋》(TheBridgeontheRiverKwai)等場面壯麗的歷史大片的一代名導演大衛(wèi)·里恩,也難以將這個看似平平靜靜的故事/寓言輕易化成影像。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印度開始動搖的20世紀20年代末,講述一名英國婦女和她未婚夫的母親結伴到英國統(tǒng)治的印度帝國本部旅游,探望在那里當?shù)胤椒ü俚奈椿榉?兒子。兩個女人都算是“好人”、有心人,都同情被歧視的本土印度人,她們感到和當?shù)馗吒咴谏系陌兹私y(tǒng)治階層格格不入,因此刻意打入印度群眾。在這帶有目的性的心態(tài)驅使下,她們視認識不久的印度醫(yī)生阿齊茲為好友,并獲對方邀請,參觀神秘的傳統(tǒng)印度宗教圣地巴拉馬古洞。在參觀過程中出現(xiàn)重重誤會,兩大文明社交聯(lián)誼的目標開始迷失,老婦的體力逐漸不支,先告離開,少婦則獨自前往古洞,在洞內聽見重重回音,產(chǎn)生幻覺,居然以為印度醫(yī)生打算對她性侵犯,大驚之下逃回白人小區(qū)、其實也是要尋回白人懷抱,在同胞簇擁下,決定控告阿齊茲。

于是,案件演變成印度獨立運動的前哨政治斗爭,雙方劍拔弩張。想不到在法庭上,經(jīng)控方律師重組案情,少婦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一切只是自己的幻覺,決定臨時撤銷指控。被告獲當庭釋放,成為印度民族英雄,但也因為所有私隱(包括喪妻后種種絕密的性私隱)被揭發(fā)而深受傷害,對英國人(和他們所代表的文明體系)徹底失去信心,選擇逃離英屬印度,前往依然由土王統(tǒng)治的“茅邦”(Mau),過著沒有白人在左近的新生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