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山"和"原"、"舞"和"馳"、"銀"和"蠟"、"蛇"和"象",模狀、比喻、對偶工整,用字嚴(yán)謹(jǐn)。其后毛澤東果然接受了改"臘"為"蠟"的建議,"蠟像"不是"臘象",郭沫若先生文史知識過于豐富,又熱愛領(lǐng)袖(leader)心切,于是把毛澤東的一個筆誤"臘"解釋成"真臘",未免牽強(qiáng)附會,出了個小小的洋相(blunder)。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臘"呢?周達(dá)觀在《真臘風(fēng)土記》中開宗明義:"真臘國或稱 占',其國自稱曰 甘孛智'。今圣朝按西番經(jīng),名其國曰 澉浦只',蓋亦甘孛智之近音也。"看來"真臘"只是中國人的說法,而當(dāng)?shù)厝俗苑Q"甘孛智"。在那個時代,中國人自視甚高,對于外國如何稱呼往往隨心所欲,因?yàn)橥鈬瞬欢疂h語,所以也未必在乎中國人如何稱呼自己。比如說中國在隋代以前一直稱東部海上的鄰邦為"倭奴國",簡稱"倭國"或者干脆一個"倭"字。"倭"是什么意思?東漢許慎著的《說文解字》解釋是:"倭,順兒。"段玉裁注為:"倭與委義略同。委,隨也,隨,從也"。公元57年漢光武帝授給倭王"漢委奴國王"金印,表達(dá)了主仆關(guān)系。當(dāng)時的倭國人不懂漢字,好幾個"倭王"還爭先恐后地要求得到"漢委奴國王"的冊封。后來古倭奴國也"后稍習(xí)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書歸正傳,成書于公元5世紀(jì)的《后漢書》在《南蠻西南夷列傳》提到一個叫"究不事"的蠻夷,"究"字在古音中接近"kiu"(日語借用古代漢音,"究"字到現(xiàn)在還是念"kyo"),而"不事"對應(yīng)"孛智",所以"究不事"應(yīng)該就是后來元朝人周達(dá)觀提到的"甘孛智"或者"澉浦只"。此后僅僅過了一個世紀(jì),其名不揚(yáng)的"究不事"就在史書中成了堂堂正正的"真臘國"。成書于7世紀(jì)的《隋書》中介紹了四個"南蠻",其中就有"真臘",卻再沒有提到"究不事",更沒有提到為什么"究不事"變成了"真臘"。此后《舊唐書》、《新唐書》、《宋史》、《明史》皆有"真臘傳"。由"究不事"到底為什么變成了"真臘"?其中緣由,至今學(xué)界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古"究不事"國人從未如倭國人一般"習(xí)漢音",想來不會"惡""究不事"這個名字吧!值得注意的是,周達(dá)觀在《真臘風(fēng)土記》中提到"真臘國或稱占臘",而法國人伯希和在翻譯注釋《真臘風(fēng)土記》的時候又提到"真臘"有時也寫作"真蠟"。"真臘"中的"真"、"臘"二字分別可以用"占"、"蠟"代替,充分說明"真臘"是某個外來語匯的譯音,而非像"倭奴"一樣是蔑稱。維基百科上說"真臘"是"暹粒"的譯音,不僅發(fā)音勉強(qiáng),而且時間不符。今天,暹粒這個地方在15世紀(jì)遭到鄰國暹羅(今泰國)占領(lǐng),起名為"Siam Nakhon"(意即"暹羅的城市")。直到數(shù)百年后趕走了暹羅人,這座城市才被命名為"Siem Reap",意思是"戰(zhàn)勝暹羅"。"暹粒"名稱出現(xiàn)在15世紀(jì)以后,又如何可以解釋早在6世紀(jì)就出現(xiàn)的"真臘"呢?
我倒是對"真臘"的來源有一個大膽推論(deduction),但這還要先從"甘孛智"說起,而說到"甘孛智"又要追溯到古印度。"甘孛智"本是梵語(印歐語系印度語支)"Kamboja"的譯音。"Kamboja"在印度經(jīng)典《吠陀經(jīng)》中有記載,本是公元前5世紀(jì)釋迦牟尼時代古印度的16大國之一。"Kamboja"的中文譯法五花八門,可以見到的有"劍浮沙"、"甘菩遮"、"劍洴沙"、"劍菩提"等。"吳哥(Angkor)"一詞源于梵語"Nagara",表示都市。我在吳哥古寺旅游時與印度同事相伴,他對古印度文化(ancient Indian civilization)有所研究,每每看見古寺上的文字(characters)、符號(scripts)、浮雕(sculpture)都感嘆似曾相識。可以推定,"甘孛智"這個東南亞國家與南亞的"劍浮沙"有密切關(guān)系,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英語的"Cambodia"一詞,來源于法語"Cambodge",而法語的"Cambodge"則是按法語拼音規(guī)則拼寫當(dāng)?shù)厝?Kampuchea"的發(fā)音。周達(dá)觀在《真臘風(fēng)土記》中所說的"甘孛智"也正是"Kampuchea",在明朝萬歷年以后改稱"柬埔寨"至今。1975年波爾布特領(lǐng)導(dǎo)的紅色高棉(Khmer Rouge)推翻親美政權(quán)以后,大革文化命,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其中"柬埔寨"的中文譯名沒有變化,但是卻要求聯(lián)合國將羅馬拼音(Romanized spelling)正式改為"Kampuchea",不再使用在他們看來帶有殖民色彩(colonial connotation)的英文名"Cambodia"或者法文名Cambodge。這種激進(jìn)的做法遭到了西哈努克親王(Prince Sihanouk)的反對,而且他提出的理由與中國有關(guān)。西哈努克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