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小事糊涂并不等于逃避現(xiàn)實,不是麻木不仁,不是看破紅塵后的精神頹廢和消極遁世;不是對什么都冷若冰霜、無動于衷的加繆筆下的“局外人”,而是在奔向人生大目標途中所采取的一種灑脫、割達、飄逸的生活策略。倘能如此,你自然會擁有一個幸福美妙的人生。如此看來,性格是決定命運的,而其前提是一種大智若愚的難得糊涂,也就是一種平常心。
人際交往中的蹺蹺板
彼特是一位會計師,一個滿懷雄心壯志的企業(yè)新貴,他告訴自己,凡事一定要精打細算,絕對不能浪費任何資源,絕不放棄任何機會,要讓自己隨時保持在優(yōu)勢狀態(tài),無論大、小事情,絕不讓別人越雷池一步!他甚至還運用了一些神不知鬼不覺的手腕,把許多同業(yè)人士壓在自己底下,以確保自己的地位。
果然,彼特獲得了豐富的收入,占盡了所有的好處,成了一個高高在上的商場大亨??墒撬⒉豢鞓罚】傆X得生活中好像少了點什么,于是他越來越憂郁,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了,最后,他得了輕微的抑郁癥。
一個朋友介紹他去看一位心理治療師,治療師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后,只在他的醫(yī)囑上寫了一句話:“每天放下身段,去幫助一個身旁的人?!比缓螅阋然厝?,兩個禮拜后再來復診。彼特覺得莫名其妙,但還是把處方拿回家了。
兩個禮拜以后,彼特又來到治療師面前,但這次卻是堆滿笑容地推開了門?!扒闆r怎么樣?”治療師問道,彼特主動回答:“真是太奇妙了!當我肯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去替旁人服務后,反而會得到一種說不出口的欣喜感呢。”
俗話說“助人是快樂之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如坐蹺蹺板一樣,不能永遠固定,一會兒這一端高,一會兒那一端低,如果你總想占據(jù)高高在上的那一端,那么對方是不會陪你玩下去的。一個永遠不吃虧、不愿讓步的人,即使真討到了不少好處,也不會快樂。因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個靜止的蹺蹺板頂端,雖然維持了高高在上的優(yōu)勢位置,但整個人際互動卻失去了應有的樂趣,對自己或?qū)Ψ蕉际且环N遺憾。
我們付出,是因為我們愿意把所擁有的與他人分享,讓我們領會自己的豐富有余,多一分歡喜和輕松的感覺。
一名教徒來到了先知面前,問道:“地獄在哪兒?天堂又在哪兒?”先知沒有回答他,而是拉著他的手,領著他穿過了一個黑暗的過道,打開了一扇鐵門,走進一間擠滿了人的大屋。屋子當中,在一個熊熊燃燒著的火堆上,吊著一個大湯鍋,鍋里的湯飄散著令人垂涎的香味。湯鍋的周圍,擠滿了面黃肌瘦的人們。他們互不相讓,都想得到鍋里的湯。他們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個好幾尺長的大湯勺。勺子舀湯的一端是鐵碗,勺把則是木制的,免得燙手。這些饑餓的人們圍著湯鍋貪婪地舀著。舀湯勺的柄非常長,一勺湯又非常重,即便是身強力壯的人也不可能把湯喝進自己嘴里。而不得要領的那些人,不僅燙了自己的胳膊和臉,還把身邊的人也燙傷了。于是,他們互相責罵,進而大打出手。先知對教徒說:“這就是地獄!”
他們離開了這座房子后,很快就再也聽不到身后可怕的叫聲了。他們在一條黑暗的過道里走了好一陣子,來到了另一間屋子。同前面一樣,屋子中間有一個熱湯鍋,許多人圍坐在旁邊。每個人手里拿著長柄湯勺,跟剛才在地獄里看到的是一個樣子。但是,這里的人很有教養(yǎng),鍋旁總保持兩個人,一個舀湯,讓另一個人喝。如果舀湯人累了,另一個人就會拿著湯勺來幫忙。這樣每個人都能心平氣和地吃到東西。先知對教徒說:“這就是天堂!”
每個人都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而這種意識也會成為體諒別人的障礙。假如說成功是有秘訣的,那就是要具備體諒別人的能力。也就是以自己的立場觀察,以別人的立場思考的能力。
嫉妒是自取其辱
肩上負著重擔,會使一個人彎腰駝背;同樣地,嫉妒別人或?qū)ι畈粷M,也會使人蒼老。帶著情緒上的創(chuàng)傷、嫉憤的人,生活在過去之中,因為這正是老年人的特性。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不看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總愛挑別人的缺點、毛病。每當看到他人受到表彰、鼓勵,或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就時,他不是高興,更不會從中受到鞭策和鼓舞;而是心里緊張、內(nèi)心隱隱作痛,感到別人出成績就是對自己的打擊和貶低,于是憤怒、怨恨,甚至不擇手段地給對方設置障礙,或者用不正當?shù)氖侄蜗敕皆O法去打擊別人,借機抬高自己的地位。嫉妒者終日抱有不甘心或怨恨心理,眼睛時刻盯著別人,內(nèi)心痛苦不堪。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其實共有兩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還有一位奧德倫。當時阿姆斯特朗所說的一句話“我個人的一小步,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名言。
在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會中,有一個記者突然問奧德倫一個很特別的問題:“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個人,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在全場有點尷尬的注目下,奧德倫很有風度地回答:“各位,千萬別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艙的?!?/p>
他環(huán)顧四周笑著說:“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個人?!贝蠹以谛β曋校冀o予他最熱烈的掌聲。
其實,成功不在于某一個人,團隊的成功就是每個人的成功,那么你會不會欣賞同學或同事的成就呢?你會不會愿意從心里給別人熱烈的掌聲?這不但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項美德。
幾十年過去了,太多的人已經(jīng)忘記了奧德倫,忘記了他大度而不失幽默的回答,但是我敢說,幾百年之后,即使人類已經(jīng)到月球繁衍生息,我們還依然需要奧德倫那樣的美德——玉成他人,真誠分享朋友的快樂,不讓塵屑般的憂煩懊惱侵擾潔凈如蓮的心懷。
《圣經(jīng)故事》里記載: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后,不久夏娃就懷孕了,生下該隱。該隱就是“得到”的意思,因為夏娃說:“靠上帝耶和華的保佑和幫助,我得到了一個兒子。”后來夏娃又生了該隱的弟弟亞伯。該隱長大以后,成了一個農(nóng)夫,亞伯成了一個牧羊人。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該隱和亞伯向上帝獻祭,該隱獻上的是地里長的糧食,亞伯把他羊群中最好的羔羊獻給了耶和華,耶和華看中了亞伯的供品,但沒看中該隱的供品。該隱又嫉妒又生氣,臉色都變了,耶和華就對該隱說:“你為什么發(fā)怒呢?如果你做得好,你也會被接納的;如果你做得不好,魔鬼就會來引誘你,你就會受罪惡的支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