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寫得清清楚楚;李斯還是個文學家,大家在中學語文課本學過李斯的《諫逐客書》,這篇文章成為中學教學的經(jīng)典。魯迅在寫《漢文學史綱》時說法家的文章不好看,唯獨李斯的文章好,如果要說秦朝誰是文學家,那就是李斯。在魯迅眼里李斯是文學家。李斯的字寫得也好,大家讀中國書法史,李斯是我國有名有姓的第一個書法家。秦統(tǒng)一中國后用小篆做文字,李斯寫了范本,他和秦始皇巡游時刻石都是李斯寫的。李斯還是秦始皇陵的設計者,秦始皇13歲當皇帝就開始修陵墓,共修了37年還沒有修完,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死得很突然,死后草草下葬,所以墓到最后很草率。但墓的規(guī)模創(chuàng)了古今中外王陵的紀錄,現(xiàn)在限于財力物力科技能力還不能挖,但從李斯給秦始皇上書可以知道墓已經(jīng)把地下都挖空了。秦始皇是很矛盾的人,他一直在修墓,卻又怕死。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李斯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幫助了秦始皇,秦始皇對李斯非常敬重,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好,兩個人還結成了兒女親家。對李斯來講,人生的輝煌富貴都達到了,這是在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中國后的那幾年之中。
這個時候李斯的心態(tài)應當是心滿意足,看到廁鼠的感慨已經(jīng)被榮華富貴所取代。這時李斯的大兒子從外地回家探親,大宴親朋,《史記》記載那次宴會他家門口的車數(shù)以千計,可能會有些夸大。宴會燈火輝煌,李斯在人們慶賀的時候出家門看,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內(nèi)心獨白,這可能是司馬遷根據(jù)他的性格、命運推測的: 唉呀,我的老師說過,勿近大勝。 李斯聰明,知道月圓則虧,人在最鼎盛的時候要注意勿近大勝。他本是皇帝重視提拔成為人臣之極,然后他又說了一句 勝極則衰 ,他已經(jīng)知道事情會有變化的,但是怎么變他不知道,他以后的歸宿在哪他可不知道。李斯朦朧感覺到要做新的決斷,從個人的成功講已經(jīng)沒有問題了,但再向前走還是怎么辦,他沒有主意了。你們?nèi)绻驹诶钏股磉厱趺锤嬖V他?如果是我可能會勸他退居二線,當時李斯已經(jīng)接近70歲了,如果這樣見好就收自己回家,可以說是圓滿的人生幸福的晚年。但司馬遷寫到這有點悲哀有點無奈,李斯的心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了,他可能意識到老了已經(jīng)到頭了,要真正明智地自己退下來多好,可他仍然在第一線頂著,要保住榮華富貴,于是他的政見、正直不見了,變得迎合。公元前213年、前212年秦始皇焚書坑儒,焚書是李斯的建議,本來不大的事卻變成全國燒書,這是對文化的毀滅。說得做得好像很堅決,但效果是他意料不到的,那就是激起了社會憤怒。第二年秦始皇坑儒,堂堂的丞相李斯沒有說一句話。秦始皇荒唐暴虐,丞相應當勸皇帝,但他沒有說話,李斯失職、瀆職。秦始皇當時已經(jīng)利令智昏,頭腦發(fā)熱,他被仙士給騙了,一直沒有得到長生不老藥,變得非常暴怒。李斯變得非常乖巧非常圓滑,再沒有像當年寫《諫逐客書》那樣仗義執(zhí)言的東西。這種心態(tài)作為政治的高官在政治的第一線能保全嗎?秦始皇死后李斯的防線終于被沖破了,趙高要發(fā)動政變,李斯做了一件最荒唐的事。趙高和李斯是不可比的,李斯是丞相,趙高是中車輔令,趙高居然說要立胡亥殺扶蘇,如果李斯是政治家是君子是清醒的智者,他有辦法,李斯有權力有能力,從他的職責從他自身承擔的責任看他完全有必要阻止趙高,而事實情況是這樣超強的政治家在趙高的威脅下唯唯諾諾,他也先罵了趙高幾句,但趙高軟磨硬泡,李斯徹底潰敗了,他自己還搞不清楚,人可能在特殊情況下會有想守住富貴的打算,在關鍵時刻容易暴露人的內(nèi)心私欲,李斯以為和趙高這樣干了會保住榮華富貴。當趙高政變成功后殺了扶蘇殺了蒙恬、蒙毅,屠刀舉到李斯頭上,李斯無計可施。當時他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變成小人,竟然寫了一封上書,告訴皇帝對老百姓要嚴加鎮(zhèn)壓不能給老百姓好處,他已經(jīng)是助紂為虐了,但趙高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