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萬科確立了“減法”戰(zhàn)略,出售“怡寶”順理成章地提上了王石的日程。
至此,與“怡寶”連在一起的另一個中心人物不得不提,此人正是黃鐵鷹。根據黃鐵鷹自己的描述,萬科的“怡寶”交易大致如下:
1996年,我當時是香港華潤創(chuàng)業(yè)有限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正負責在中國收購啤酒和飲料公司。得知深圳最大的蒸餾水飲料廠――怡寶蒸餾水的大股東萬科公司有意出售控股權,就同王石和他的班子見了面,這是我第一次知道萬科公司和王石這個人。確定他們出售意圖后,我們詢問了價錢范圍。他們的售價計算公式極為簡單,在我做了第一輪試探性的還價后,我同王石用了不到10分鐘就在價格上達成了一致。這個結果雖有些快,但沒有太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在中國收購企業(yè)的經驗是――收購中國企業(yè)永遠先易后難。
……
果然,在收購中期我發(fā)現(xiàn)進度慢了下來。我打電話問王石,究竟出了什么問題?王石在電話里向我抱怨,華潤創(chuàng)業(yè)的收購條件為什么這樣復雜和苛刻。原來他指的是:我們的香港律師要求萬科公司在收購前要簽署30多條對怡寶蒸餾水公司的資產和經營狀況擔保的條款。于是,我很禮貌和委婉地解釋這是收購方對收購對象的一些不確定問題,要求出售方給予承諾的合理要求。講著講著,王石有點急了,他開始指責華潤創(chuàng)業(yè)不信任萬科,沒有收購誠意。于是,我也急了,說話直截了當了。我說:“你也是個商人,請你站到我的角度看看,如果我把怡寶收到手后,怡寶在你經營時期的應收款都收不回來,那怡寶還值這個價錢嗎?如果你對你的企業(yè)那樣有信心,為什么你都不敢保證它的應收款有90%能收回來?如果你說這些廠房和設備真是你合法擁有,你為什么連這個事實都不能白紙黑字地承認?我講著講著,發(fā)現(xiàn)王石不吱聲了,他沉默了一會說:“那我們再考慮考慮吧?!?天后,萬科在我們公司律師起草的收購合同文本上簽了字。于是,怡寶的收購成了我在收購的14個公司中速度最快的一個。
更讓我意外的是:簽字時,王石當著他的一群下屬,盯著我的眼睛說:“我們今后收購和兼并企業(yè),也要向你們學。你讓我們知道了專業(yè)和非專業(yè)的區(qū)別,我們4年前收購怡寶時,只用了1頁半紙的合同,而你們收購我們是用了30頁紙。我想專門請黃先生給我們講講企業(yè)并購的問題?!?/p>
后來,黃鐵鷹針對王石和萬科有了如下的評價:一個已經有了一定成就,又過了不惑之年的中國人,還能對世界保持這樣一種新鮮感和這樣開放的學習態(tài)度,在我所遇到的企業(yè)家中實在是太少了。而在收購怡寶完成后,面對采訪的媒體,黃鐵鷹更是脫口而出:“這是一個可怕的公司,因為他們不拒絕學習?!?/p>
也正是這次“怡寶”的轉讓,為后來華潤入主萬科搭起了一條“心”的橋梁。
3.銀都――令人回味的轉讓
萬科擁有的銀都股權轉讓發(fā)生在1998年。這次轉讓,被王石稱為是“一件令人回味和有意義的事情”,但卻是不被公司內外明顯感覺到的。
萬科控股52%的銀都系統(tǒng)是一家總部在香港,下轄青島、成都、石家莊三地公司的住宅開發(fā)公司,1996年利潤占萬科地產業(yè)務的%,1997年上升到%,資產質量優(yōu)良,是萬科地產業(yè)務的主力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