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還沒當(dāng)上紡織女工的時候,一直處在“待業(yè)”的狀態(tài)。這個“待”,只是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就好像讓一個餓了幾天的乞丐盯一只空碗,即使眼珠子咕嚕從里面滾落出來,也絕不可能瞪出一只歪脖子燒雞。我媽是個勤快人,她從不讓時間從指尖滑過,相反,她要用指尖創(chuàng)造效益,于是干起了編織的買賣。80年代只有供銷社和小賣部,因為沒有超市,所以購物的時候就不用塑料袋,人人上街買菜都要提一個手編籃子,兩邊各有半圓的拎手,籃子的側(cè)面還用參差的塑料寬帶條湊出圖案,有時是一朵花,有時是只熊貓,費時耗力地啃竹子,技術(shù)含量十分之低。這種籃子用塑料編出來,并不環(huán)保,卻有娛樂的功能——淘氣的孩子把那籃子倒扣到自己頭上,視線可穿過籃子的縫隙,這樣瘋跑的時候不會摔倒,也沒有被憋死的危險,頂多招來一頓臭罵。那籃子平時用來盛菜,什么東西都裝過,很臟,籃子扣到腦殼上,五味俱全,倘若盛過魚,里面不僅腥,而且還有血跡,烏七抹黑的,熏得人七竅生煙。
我媽編籃子的技術(shù)一般,不過速度還可以,一天好幾個,編一個賣一個。其實一個也賣不了多少錢,關(guān)鍵是個態(tài)度,俗話說“家有百萬,不如日進寸金”。賣籃子的時候,我媽把我捎著,放進一個四輪的小推車?yán)?。那個小車類似于今天的超市購物車,只是丑很多,比較結(jié)實,底部用木板鋪上,四個輪子也是鐵的,包一層膠皮,起消音的作用。我當(dāng)年就站在這樣的小推車?yán)?,旁邊是散發(fā)著塑料膠味的一堆籃子,被擺在大街旁,待價而沽。
其間發(fā)生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因為我和籃子放在一起,給群眾制造了假象,以為我也是商品,于是有人興奮地趕過來問:這娃多少錢一斤?第二件事是,我確實差點被賣掉,因為我的體積很小,縮在小車?yán)锩妫艋@子的挑順了手,捎帶著把我舀出來,然后被我媽眼疾手快地?fù)屃嘶厝?。我媽說,就算我賣,你也敢買嗎?
回家的路上,我媽對我說,紀(jì)北,誰也抱不走你,然后兀自哭了。
她哭得很傷心,淚水滲出我媽的手指縫,一道道的,像一堵瀕臨潰堤的大壩。
2
我的身上有一塊“記”,在右臂,不太深的黃褐色,雞蛋大小,形狀也與雞蛋有關(guān)——像一個攤開的雞蛋餅。這個“記”是與生俱來的,就好像肥皂劇里的天子總要在腳底板長痣、包公頭頂盛開月牙一般。我媽說,有了這塊“記”,人就不會丟,不會被撿破爛的抱走。實際上,除了她賣籃子幾乎把我賣掉之后,我基本沒有丟過,甚至連走失的機會都沒有。我其實很想走丟一次,好讓我爸我媽擔(dān)心死,然后突然現(xiàn)身,先挨一頓揍,再被好吃好喝地伺候著,最后歪在椅子上蹺著二郎腿,用牙簽噗噗地剔出牙齒縫里的肉。
有了“記”,我爸我媽就高枕無憂了,假若兒子真的丟了,那就在小孩子中間一個個地找,擼起袖子,瞪著牛眼去尋那個雞蛋餅形狀的“記”。我倒沒有任何優(yōu)越感,因為即使沒有那個“記”,我也不會走丟,我對臨沂太熟悉了,熟悉得以至于晚上夢游在外面轉(zhuǎn)一圈也能順著千百個巷子胡同回到我那張床上。入睡前,我都希望能夠做關(guān)于長大的夢,希冀著一夜之間就變成大人,可以騎自行車,可以不受限制地吃冰棍……總之,可以干的事情相當(dāng)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