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法:
當(dāng)每日主菜,每餐一碗,搭配主食薏仁飯與一份配菜;因為是全雞,所以可能有點油,可將浮在湯上的油撈起來炒蔬菜。
Nancy貼心小語
小的時候,冬天寒流來襲時,特別濕冷難受,奶奶也會燉上一鍋麻油雞。一碗麻油雞湯喝下肚,一股暖氣瞬間在全身流竄,連冰冷的腳底板都熱乎了起來。冬天女人易手腳冰冷,血液循環(huán)不順,也很適合食用,并能提升抵抗力,不易感冒。
藥膳魚湯
一般產(chǎn)后料理用的魚是鱸魚、鯉魚;鱸魚營養(yǎng)價值高,有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鯉魚具有催乳作用。臺灣是個海島,魚的種類較多,可選擇性也多,一般魚皮偏紅色或黑色都可用于月子料理中,如:赤鯮魚、虱目魚。
至于“藥膳”是個籠統(tǒng)說法,可依功能與使用的藥材不同變化幾種口味,使媽媽吃得更舒服;另外,怕腥的媽媽也可以將魚換成排骨。
材料:
鯉魚 1條
姜 2片
米酒水 5碗
當(dāng)歸 2片
川穹 3片
黃芪 5~6片
枸杞 適量
做法:
1.鯉魚洗凈切塊,中藥材用水沖凈瀝干。
2.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中,加米酒水至七分滿,蓋上蓋,放入鍋中以隔水燉煮的方法,燉煮約30分鐘。
吃法:
當(dāng)每日主菜,可與其他主菜交替變化著吃,以保持新鮮感。
黃芪鱸魚湯
材料:
鱸魚 1條
姜 2片
米酒水 5~6碗
當(dāng)歸 1片
黃芪 10片
枸杞 20粒
紅棗 3~5粒
做法:
1.當(dāng)歸、黃芪洗凈加入米酒水,用小火燉煮15分鐘,燜15分鐘,瀝渣留湯汁備用。
2.鱸魚洗凈切塊。
3.將湯汁、鱸魚、姜片、枸杞、紅棗一起放入鍋中,煮至魚熟即可。
吃法:
可當(dāng)每日主菜,與其他主菜交替變化。
此種做法魚湯清爽、甘甜,適合媽媽在坐月子期間吃煩了油膩燉品后的爽口選擇。
Nancy貼心小語
杜仲、枸杞、紅棗,皆屬溫補調(diào)氣藥材。平日的藥膳料理,可依個人口味酌量調(diào)整,每種以5~6克左右,但如果媽媽們身體有明顯的問題想透過藥膳改善,最好由合格的中醫(yī)師通過把脈,依個人體質(zhì)開處方配合使用。
花生豬腳
到了第三周,如果媽媽有奶水不足或乳汁稀淡,可適量食用花生豬腳,促進乳汁分泌。
材料:
豬腳 1對
花生 200g
姜片 4~5片
紅棗 6~8粒
米酒水 3~5碗
做法:
1.生花生泡水一晚(約8小時)備用。
2.豬腳洗凈,用沸水焯燙去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