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11月,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次年春,復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規(guī)定誓詞為:“驅(qū)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p>
孫中山先生寫于1897年的重頭文論《中國的現(xiàn)在和未來》,扣住了中國數(shù)千年以來的病灶,像全息攝影般寫出,觀之悚然不能自安。此文充溢鞭辟入里的通透分析,無與倫比的敏銳觀察,流暢而不乏頓挫的敘述。
他說,不完全推倒當時極其腐敗的統(tǒng)治,而建立一個賢良政府,則社會難以實現(xiàn)任何改進,更無法建立起純潔的政治。
他認為,中國長期遭受巨大的苦難:饑荒、疫病,以及生命財產(chǎn)的毫無保障。他指出,前面三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預防的,對于苦難來說,它們只是次要的原因,中國所有的一切災難只有一個根源,那就是普遍又有系統(tǒng)的貪污,造成了饑荒、水災、盜匪長年猖獗……中國的這些災難絕非一種自然的狀況或者氣候地域的產(chǎn)物,也不是群眾懶惰無知的后果,因為群眾的無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官僚貪污所造成。
清廷盯上了孫中山,不久便發(fā)生孫中山倫敦蒙難的事件。
1896年的秋天,在英國的華僑友人,接到美國的電報,說是孫先生要從美國到利物浦上岸。
然后,便乘火車到倫敦,及抵達,已是晚上九點多鐘,他就自個兒到一家旅館休息。不料,這一切,都被暗探偵悉,而報告給中國使館。
孫中山先生見到老友康德黎等人,大家欣幸逾常,于是到各處參觀,觀察民風和貿(mào)易。而這時,駐英大臣龔照瑗早已將孫中山的行蹤報告給總理衙門,派出探子跟蹤。清廷害怕孫中山到法國去,因而又叫法國使館做好準備。
一般以為孫中山先生的被清廷拘禁,是因為清廷走卒的欺瞞誘騙,到了使館使用武力加以囚禁的。但是孫中山先生后來對人說過,是他自己要察看使館的情形,反被他們窺破而立即逮捕了。
原來孫中山先生具有一種天生的無畏和勇毅,貫穿在他的形神之中。他從友人家里,到使館所在的波德蘭區(qū)距離很近,在路上看見使館的大門,就想一探虛實,恰好遇到使館的翻譯鄧某,此人得悉情報,就以老鄉(xiāng)的資格邀請孫中山先生次日來吃飯。雖說孫中山先生和他寒暄時,用的是化名,但這個鄧某從種種跡象,判定這就是清廷欲得之而甘心的人。孫先生果然赴約,飯后,參觀使館。
本來先前在美國的時候,出使美國的大臣楊儒,就和清廷電報往來,設(shè)法抓人,甚至還在日本、香港、舊金山、廣州等處布置,設(shè)想孫中山可能到達的一切地方,萬勿放過。本來他們以為抓一個人是很容易的,誰知時代變了,要在民主國家抓一個政治犯,必將付出慘痛代價。于是他們就試圖勾引孫中山購買軍火,以便栽贓。誰知竹籃打水,先生是空手赴英,駐英的清廷走卒,忙著到處撒網(wǎng)。
現(xiàn)在到了使館的樓上,又要孫中山到三樓參觀。馬格里和鄧某將他引入死角,說道,這里就是中國了,現(xiàn)將你逮捕。他們把孫中山鎖起來,就下樓了。
他們抓到孫中山,立馬邀功請賞。接令解回廣東。
那個鄧某,就是鄧廷鏗。他來到拘禁的屋子里面,譏笑孫中山委托的三個英國仆人,說他們都將孫中山的委托報告了使館,而不是先生的友人。他還要套取孫中山的口供。他威脅要將孫中山押到廣東,進行審判,然后正法,或者裝在貨物包里,從船上拋入大海,沒有人會知道。甚至就在使館中,就可以殺人,殺后便可回國領(lǐng)取大賞。孫中山見他如此囂張,乃不得不正告他,如果他要殺人滅口,將來在廣東的會黨,必對鄧某的家族采取嚴厲報復。這才打掉了鄧某的囂張氣焰。不過,鄧某一心領(lǐng)賞,所以還是悍然不顧的。
孫中山被拘禁到第六天,盡可能找尋廢紙片,裹著硬物拋到樓下,不料卻被發(fā)現(xiàn)了。于是使館走卒就把窗子釘死,這下便和外界完全隔絕了。
天無絕人之路,一個較為忠厚的英國仆人,叫做柯爾,在使館打雜,他進來的時候,孫中山先生便極為精練地從基督的意義講到專制的兇殘,而他所進行的政治改革,就是解救專制下的苦難。這樣富有感動力的言辭,終將柯爾打動了。次日,柯爾取走了要轉(zhuǎn)交康德黎的信件,后來的史家稱為“這一張維系著中華民國創(chuàng)造者生命的救命書”。
康德黎清早起來,看見門縫兒下的紙條,非常驚訝,立即到了警署和總警察廳,但他們還是愛莫能助。這時,柯爾又傳來消息,清使館準備以押解瘋子的名義,將孫中山殺戮于押解途中。
康德黎一方面雇請偵探在使館外守候,防止他們把孫中山押解上船,一方面尋求報界支持。給《泰晤士報》的新聞線索是“中國使館之誘捕案”,但是紳士氣十足的《泰晤士報》,卻還不肯發(fā)表。
好在又過了一天,英國外交部長終于知道這嚴重的情形了,于是派遣了保護人員,監(jiān)視中國使館。
接著《地球報》上出現(xiàn)了這樣的標題——“駭人聽聞——使館誘捕革命家”。
英國輿論界出來干涉了。然后,英國外交部正式派員向中國使館要人。孫中山先生被釋的那天,無數(shù)的新聞記者和歡迎的群眾圍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