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是好運的前奏
這種論述歸于道家思想和許多流行的中國俗語,比如: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我們暫且不管它們的意義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所不同。只要不被過分地引申,它們就可以被用來說明:我們完全有道理相信未來的光明;不公正和不幸不會總是占上風;苦難可能是好運的前奏。反之亦然。人在遇到苦難時,承受并渡過苦難,而且相信那些不開心的經歷很快就會過去,然后更好的事情就會來臨。
好運氣總是跟隨在壞運氣后面嗎?
難怪,遭受苦難者總是希望快點挺過去。對于那些經歷著苦難的人們,如果假設厄運后面總是跟隨著好運,幸福以及有意義的人生可能真的只存在于未來中。但是后來的好運怎么就能使之前的苦難公正而有道理,這就不太清楚了。首先,上面的內容說明苦難和好運之間只有偶然的關系而非因果關系。相信苦難之后會有好運只是一種符合簡單的概率規(guī)律的合理推測。甚至出于純粹的猜想,我們都能夠確定,原則上講,至少有50% 的可能性在苦難的后面是好運,這和考試不及格之后獲得及格以及丟失一匹馬之后又獲得一匹更好的馬的概率是一樣的。但是,這條概率原則也告訴我們:有相同的可能性厄運之后還是厄運,考試不及格之后還是考試不及格,丟失一匹馬之后又丟失一匹馬。換句話說,在純粹的數學意義上,我們是否首先感受了痛苦和后來有沒有好運是不相關的。之前的苦難和之后的好運之間的關系是偶然的,就如同生了一個男孩之后再懷一個女兒。相信苦難之后會有好運是一種盲目的樂觀,至少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猜想。我們不能這樣解釋苦難,更不能證明它是合理的,如果后來真的有好事,那也是偶然而非必然。第二,即使苦難之后好運真的很可能發(fā)生(多于50% 的可能性),這也只是一種統(tǒng)計學的解釋,而沒有對因果關系加以說明,沒說明為什么災難會引起好運。比如說,即使所有已知和被記錄的歷史能支持它們之間是統(tǒng)計上相關的,我們還是難以想象為什么和平會緊隨在殘暴的戰(zhàn)爭之后,在痛苦的病癥之后會健康,在饑荒之后就能獲得豐收??嚯y和好運之間顯著的高相關可能會使我們更加準確地進行估計或者使我們的樂觀不那么盲目。但是這遠遠不是因果關系,不能解釋為什么苦難后面一定跟隨著好運。熱忱的維護者可能會說,或許我們應該更有想象力,而且相信最邪惡的力量或者罪犯以及災難都會時不時地歇一陣,所以大多數受害者都會在不幸之間有一段平和期。他們認為,好運和苦難輪番地光顧我們。如果這兩者總是在一起,一個不會離開另一個而單獨出現(xiàn),那么其中一個就可以看做是另一個的前提了。如此,苦難就能被解釋了,甚至還被認為是合理的,因為好運總會緊隨其后。但是這種說法很可疑。這使我們直接想到第三點,也是最基本的質疑:
為什么幸運和倒霉會交替地出現(xiàn)?
為什么悲劇在前面?
在沒有苦難的前提下,我們能不能有好運,不管這種好運是多么的微???
毫無疑問,戰(zhàn)爭與和平總是并肩而行,疫病和健康也是不能分開的孿生子。但是我們想一想,它們其中一個在另一個后面出現(xiàn),這其中真的有邏輯關系嗎?使它們成對出現(xiàn)真的能在道德意義上有收獲嗎?原則上講,沒有殺戮的世界,沒有“非典”和癌癥的健康生活完全是合理的??嚯y和好運之間永恒地交替出現(xiàn)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毫無疑問,如果有戰(zhàn)爭和疫病,在它們之后出現(xiàn)和平和健康會是一種很大的安慰。但是這種想法有安慰作用并不代表有推理的作用,也不能證明我們的苦難是合理的。簡而言之,好運總是緊隨災難,但并不是必須先有苦難才有好運;苦難后面應該有好運,但是苦難不能因為好運就成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