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納悶,仍然很生氣地問兒子:“你為什么不向我認錯?”
沒想到兒子竟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我都已經(jīng)受過懲罰了,難道還需要認錯嗎?”
有位教育學(xué)家曾說過這樣的話,懲罰孩子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從內(nèi)心反省的機會。對于四年級左右的孩子來說,他們犯了錯,父母很及時地批評他們,其實就是剝奪了他們深刻認識自己錯誤的機會。四年級,不僅孩子的習慣、個性即將定型,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將定型。還是拿上面事例中的母子倆來說,如果孩子一犯錯誤,媽媽就批評他,那孩子又想犯錯誤時,他們就會用這樣的思想安慰自己:晚點回家沒有關(guān)系,不就是挨媽媽的一頓罵嗎?當孩子不會從內(nèi)心反省自己所犯的錯誤時,犯錯誤就會成為孩子的“家常便飯”。
看到這里,有些家長肯定會問,如何才能使孩子從內(nèi)心反醒自己的錯誤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父母學(xué)會延遲批評就可以了。
在這一點上,一位爸爸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當孩子犯了錯誤后,我從來不急著去批評他,而是故意不提這件事,也不理他,給他制造一種稍微緊張的氣氛,讓他在這種氣氛中反思自己的行為。
孩子上四年級時,一天早上,我竟然發(fā)現(xiàn)他在我的口袋里偷拿了10元錢。我沒有當場揭穿他,而是在他放學(xué)之后當著他的面數(shù)錢,然后自言自語道:“怎么少了10元錢呢?”我偷偷觀察孩子的表情,很不自然,而且有點坐立不安。接著我故意沉默了幾分鐘,摸摸襯衣口袋、摸摸褲子口袋,又自言自語道:“難道家里進來小偷了?不行,得跟樓下的保安處說一聲?!蔽野l(fā)現(xiàn)孩子緊張得一動不敢動,我故意拿起電話,剛想撥號,孩子跑到了我身邊,小聲地對我說:“爸爸,對不起,是我拿了你的10塊錢……”
現(xiàn)在我的孩子已經(jīng)上高中了,很優(yōu)秀,也很少犯錯誤。每當我們再提起這件事時,孩子都會很慶幸地說:“我當時緊張得快要死掉了,并且在心中不斷發(fā)誓:以后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了。從那以后,我真的再也沒做過這樣的事情?!?/p>
是的,只有讓孩子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反省自己的錯誤,他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他們的錯誤對自己、他人所造成的危害,他們才會真正去改正錯誤。所以,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一定要學(xué)會延遲批評,把從內(nèi)心反思自己行為的機會還給孩子。
方法二:先批評自己,后批評孩子
四年級左右,孩子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他們的自尊心進一步增強,所以父母在批評他們時,只有講究技巧才能既達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又使他們心服口服。
一位家長在批評孩子之前,總會先批評自己,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
有一次,孩子沒有考好,她知道后,這樣對孩子說:“你這次成績沒有考好,媽媽有一定的責任,媽媽這段時間太忙,忽略了你的學(xué)習。但這與你這段時間努力不夠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
孩子聽后非常感激地說:“媽媽,我向你承認錯誤,這段時間我確實沒有認真學(xué)習。我向你保證,以后我一定會認真學(xué)的。”
四年級左右,孩子的頭腦中會出現(xiàn)強烈的是非觀念,他們愛憎分明,喜歡對別人的缺點指手畫腳,但他們的自控能力很差,也會經(jīng)常犯一些錯誤。但當錯誤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時,他們卻不喜歡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
所以,當他們犯了錯誤時,父母先批評自己,再批評他們,就會保護了他們的自尊,使他們更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接受父母的批評。
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在10歲左右,孩子眼中的世界與他們小時候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小時候,他們覺得自己歸屬于父母,是父母的一部分。但到了10歲左右,他們眼中的世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已經(jīng)意識到他們是不屬于任何人的個體,他們的頭腦里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
所以,當他們犯了錯誤,父母先批評自己時,他們會非常感激父母,認為父母很夠意思,因此他們會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努力去改正錯誤,以不讓父母失望。
方法三:運用“我相信這是一次偶然……”句式
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講過,有很多父母總是習慣地用“你總是……”句式來批評孩子,這是對孩子下結(jié)論的一種表現(xiàn),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所以明智的父母從不對孩子的行為下結(jié)論,而是把孩子犯錯誤當作一種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