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jié)那時羅馬城正在發(fā)生的事情
聽完薩滿的話,阿提拉明白了,他也應(yīng)當(dāng)在這多瑙河邊,建立一個匈奴漢國,或者更具東方色彩,叫大漢國。于是他號令屬下開始張羅這件事。接著,他又面孔轉(zhuǎn)向西邊,問薩滿羅馬城里正在發(fā)生什么事情。
女薩滿說,羅馬城現(xiàn)在一片混亂。知道城池將不可避免地要陷入阿提拉之手,于是,羅馬皇帝倉皇逃走了,現(xiàn)在,偌大的城市由羅馬大主教臨時管理著。女薩滿還說,她在羅馬的皇宮中,看到了一件稀罕事,一位高貴的羅馬公主,正在梳妝。她是赤身裸體的,她身邊服侍她的二十四個宮女也是赤身裸體的。她是真正的公主,肌膚像大理石一樣雪白,藍(lán)色的血在肌膚下面流著,她的眼珠是藍(lán)色,頭發(fā)則像陽光灑在秋天的牧草上一樣金碧輝煌。
說到這里,女薩滿停頓了一下。急不可待的阿提拉繼續(xù)問,于是女薩滿說,她看見有十二個宮女正在為她梳頭,金黃色的頭發(fā)梳得像金瀑布,而同時又有十二個宮女正在將她的陰毛編成辮子。那長長的陰毛也是金黃色的,宮女們將它辮成一個一個麥穗狀。而公主本人,則懶洋洋地躺在天鵝絨臥榻上,聽任擺布?!八钦嬲墓?,而絕對不是漢元帝賜給呼韓邪單于的那個贗品!”女薩滿最后總結(jié)說。
“她該有個名字的!”阿提拉嘟囔道。
“她有名字,叫敬諾利亞!”女薩滿回答。
第十二節(jié)阿提拉向羅馬帝國宣戰(zhàn)
公元441年,阿提拉在今天的布達(dá)佩斯,建立匈奴漢國,接著向東羅馬帝國宣戰(zhàn)。他先后征服了阿蘭人、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高盧人,占據(jù)了今天歐洲的大部分地區(qū)。在滅掉了東羅馬帝國,摧毀了君士坦丁堡以后,阿提拉率領(lǐng)他的烏合之眾,強(qiáng)渡萊茵河,向西方基督教世界的首都羅馬進(jìn)軍。
強(qiáng)渡萊茵河的戰(zhàn)斗大約是人類至那個時候所經(jīng)歷的最慘烈的一次戰(zhàn)斗。士兵驅(qū)趕著馬,跳進(jìn)河里,馬向?qū)Π队稳ァS械氖勘球T在馬背上的,而更多的是拽著馬尾巴游過去的。馬的尸體和人的尸體將萊茵河填滿,鮮血則將河水染成猩紅色。
最后,在奪取了米蘭和巴威亞這些意大利城市之后,阿提拉率領(lǐng)他的大軍,將羅馬城鐵桶一般圍住。這是公元452年的事。
第十三節(jié)另一個女人又一次地改變了匈奴的歷史
眼見得西方基督教世界大廈將傾,這時羅馬教皇利奧一世站了出來。這是西方宗教史上一位有名的教皇,曾為基督教的傳播和在西方確立主流地位立下了功勛。阿提拉大兵壓境,羅馬皇帝瓦棱拈帝三世逃走,于是他便承擔(dān)起守城的任務(wù)。眼見得城池將破,主教于是星夜化裝出城,來到阿提拉的營帳,面見阿提拉,試圖說動他撤軍。
主教提議用羅馬滿城的珠寶,來供奉他。阿提拉聽了面無表情。主教又提議愿意用他的人頭來換取阿提拉撤軍。阿提拉聽了,瞅瞅主教的白發(fā),仍然面無表情。最后,在利奧沮喪地就要離開時,阿提拉的嘴唇動了一下,嘟囔出了四個字:敬諾利亞!主教聽了,興奮得就要發(fā)瘋了:“敬諾利亞!敬諾利亞!羅馬城得救了!”
主教趕回了羅馬城,并在第二天早晨的時候,趕到皇宮,晉見羅馬皇帝的妹妹敬諾利亞。敬諾利亞公主赤身裸體,正在以我們曾經(jīng)透過女薩滿的眼睛看到過的情形那樣用頭發(fā)和陰毛梳辮子。聽主教來訪,她于是讓人往身上披上一件蟬翼般的中國絲綢制品。
“男人們都到哪里去了,難道,要我一個柔弱女人,去承擔(dān)這一段歷史,去承擔(dān)阿提拉三十萬軍帶來的這一支洪流嗎?”聽完紅衣大主教的話,敬諾利亞說。
“是的,你必須承擔(dān),這是責(zé)任!你將因此而不朽!西方史上將刻上敬諾利亞這個光榮的名字!”大主教說。
“那么,準(zhǔn)備吧!”敬諾利亞嘆息了一聲。
羅馬城外的帳篷中,敬諾利亞公主身上的披風(fēng),嘎然落地。她說:“過來吧,亞洲高原上的牧羊人。用你的舌頭和牙齒,解開這些麥穗吧!我其實一直在等著你的到來!我明白自己此生注定將有不平凡的命運(yùn)!”
婚禮完畢之后,阿提拉帶著敬諾利亞公主,再渡萊茵河和多瑙河,重新回到匈牙利草原上。而在第二年,他死于那里。
葬禮上,士兵們搬來許多的石塊,將阿提拉大帝的墳?zāi)苟殉梢蛔健_@是榮譽(yù),一個石塊表明他生前殺過一個敵人,那石塊代表敵人的頭顱。
第十四節(jié)阿提拉之死
匈奴末代大單于阿提拉,是在公元453年,即婚后的第二年死去的。他死時正值盛年。按說,以他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還應(yīng)當(dāng)再活一些年的。是他的妻子,羅馬公主敬諾利亞害死他的嗎?這是阿提拉死因中的一個說法。傳說在匈牙利草原上,有一種鴆鳥,它的羽毛是極毒的。而敬諾利亞公主高綰的發(fā)髻上,就插著這樣一根羽毛。每天,當(dāng)阿提拉喝酒時,公主便將羽毛輕輕地在他的酒面上掠一下。而我們知道,阿提拉以及他的那些草原兄弟,都是些嗜酒如命的人。這樣,阿提拉便在抱著骷髏頭酒具,在一次一次的飲酒中,最后慢性中毒而亡。
但是,上面的說法僅僅只是一種說法,以阿提拉死去之后敬諾利亞的行徑來看,她則是一位高貴的女性。阿提拉失敗了,他的那些追隨者如鳥獸散了,羅馬城和歐羅巴取得了勝利。羅馬人要將敬諾利亞當(dāng)做一位女英雄,迎回羅馬城去,但是敬諾利亞拒絕了。她此生再沒有邁進(jìn)羅馬城一步,而是回到了她的故鄉(xiāng)日耳曼。她還乞求這個世界忘掉她的名字。
第十五節(jié)阿提拉的兒子們
敬諾利亞在阿提拉死的時候,已經(jīng)懷孕。她懷的是阿提拉的兒子。阿提拉死后,她讓阿提拉的宰相,一個歐羅巴人,帶著她離開了匈牙利草原。后來,兒子用剖腹產(chǎn)生出,敬諾利亞則因兒子出生時出血過多而死。兒子取名叫愷撒,意即希臘語剖腹產(chǎn)而生的意思。愷撒后來曾做了西羅馬的皇帝,并與東羅馬對峙了許多年?;实鄣纳硎酪粰?,則用著這位宰相的兒子的名分。
隨著這個混雜的阿提拉帝國的倒塌,在東哥特人與格比德人的叛變中,阿提拉的長子被殺。他的另一個兒子騰吉齊克,當(dāng)時重新回到了俄羅斯草原,后來,在集聚力量,準(zhǔn)備仿效阿提拉重新開始一場西征的時候,在多瑙河下游與東羅馬帝國作戰(zhàn)時戰(zhàn)敗被殺。公元468年的時候,騰吉齊克的人頭,曾被懸掛在君士坦丁堡馬戲場里,任人指點,任人嘲笑。
在參加完君士坦丁堡馬戲場的狂歡之后,高貴的游客們會在臨走前,在騰吉齊克那日漸風(fēng)干的頭顱前停駐片刻。他們會指著那頭顱說:“這是一個從亞洲高原過來的野蠻人的頭顱,他的父親叫阿提拉,他的曾祖叫郅支與呼韓邪,他的遠(yuǎn)祖叫冒頓,他們的故事將成為歐羅巴人世世代代的談資和笑料?!?/p>
阿提拉另外的兒子們,則融入當(dāng)?shù)?,消失在人群中了。因此這里也就省略掉了記述他們那平庸的名字。
至此,人類歷史上一個強(qiáng)悍的、震動了東西方世界基礎(chǔ)的馬背民族,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他們那馳騁的身影,那獵獵狼旗,那女薩滿的禱告聲,也只作為人們的記憶留存。自然,他們那沸騰的血液,還在今天的一些人類族群中流淌著,但這與“匈奴”這個稱謂已經(jīng)沒有絲毫關(guān)系了。
第十六節(jié)阿提拉羊皮書的由來
匈奴人沒有文字,而沒有文字也就等于沒有可供記憶的歷史。所以,當(dāng)阿提拉彌留之際,他一邊用手撫摸著敬諾利亞陰毛上的麥穗,一邊讓他的宰相,那位歐洲人,在一張羊皮上記載上他所知道的匈奴歷史。他要求這羊皮書用《圣經(jīng)》體例和史詩風(fēng)格來書寫。阿提拉羊皮書已經(jīng)失傳。
第十七節(jié)最后一個匈奴
自那以后千百年來,從東方到西方,在遼闊的歐亞大平原上,每當(dāng)有一只羊羔出生的時候,主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掀起它柔軟的皮毛,看那羊皮上有沒有文字。遺憾的是,千百年來,這樣的事情一次也沒有出現(xiàn)過。
這是不可靠的。因為奇跡是越來越少了。但是,讓我們換另一種思維來談這件事,來向光榮的歷史致敬,并為今天的時代氣息服務(wù),則是有可能的。
那就是,在匈奴人堪稱悲壯堪稱恢宏的大遷徙中,一定會有人掉隊的,于是他便永遠(yuǎn)地羈留在了他所路經(jīng)的地方。
我們把那掉隊的匈奴士兵叫最后一個匈奴。我們把他落腳的那個地方選定在陜北高原。我們相信那不羈的“胡羯之血”(陳寅恪先生語)會一直澎湃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