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4)

最后一個匈奴 作者:高建群


楊作新問媳婦的消息傳出,村里那些出了五服的楊門的大姑娘們,也猛然發(fā)現(xiàn)身邊這個小書生長大了,到了該婚該娶的年齡了,于是紛紛動開了心思。或者納上一雙繡花的襪底,悄悄地塞到楊作新手里,并且逼著楊作新趕快脫下鞋子,墊在里邊,免得別人問起。或者從垴畔上用棍子打下一把酸棗,瞅瞅四下沒人,塞進(jìn)他的書包里。生活中驟然起了變化,變化得叫楊作新莫名其妙,他回去問父親楊干大,父親說,少跟那些死婆姨爛女子來往,他問母親,母親只是笑而不答。

說一千道一萬,主意最后得由楊干大拿,而在決定這些家庭大事時,楊干大又總是以婆姨的意見為意見。其實,楊干媽早就心里有了合適的人選了,任憑媒人跑斷腿,踢爛門檻,磨破嘴皮,任憑那些楊門出了五服的大姑娘甜甜地向她討殷勤,她只是虛于應(yīng)酬。原來,她瞅下了自己的一個娘家侄女,叫燈草的。她喜歡燈草本分、老成和勤快。楊干大見過這燈草一面,他覺得粗糙的燈草配不上細(xì)皮嫩肉的楊作新,金瓜配銀瓜,西葫蘆配南瓜,起碼要人能看過眼才行。楊干大提到燈草嘴唇厚,楊干媽說,嘴唇厚說明她人老實,楊干大提到她臉黑,楊干媽說“黑是黑,本顏色”,楊干大提到她大屁股,楊干媽說屁股大好養(yǎng)娃娃。楊干大見楊干媽是鐵了心了,于是也就不再表示異議。

吳兒堡這邊打發(fā)媒人去說,燈草的父母那邊,聽了提親的事,慨然應(yīng)允。不久后莊傳回話來,一切按規(guī)程辦。按規(guī)程辦就是要出四十塊大洋的聘禮,這在當(dāng)時是個公價,人們不提錢的事,嫌那搪口,只說按規(guī)程辦,也就是說要出四十塊聘禮了。燈草的父母,提這個條件也不算越外,因為不論是找誰家閨女,都不免要出這一身水,而且只能往上不能往下。聘禮出得少了,鄉(xiāng)下人會有閑話,說這女子不值錢,恐怕是做下什么非嫁不可的事情了,或者是個“石女”石女:指生殖系統(tǒng)有毛病,不能過性生活或不能生育的女性。。

四十塊大洋可不是小數(shù)目,這幾年楊作新上學(xué),家里的一點積蓄已經(jīng)告罄,現(xiàn)在僅僅能維持著不餓肚子的生活??墒遣怀鲞@聘禮又不行,咋辦?想要告借,沒個借處,想要去搶,沒那個膽量,想要去偷,又舍不下身子,楊干大圪蹴在畔上,唉聲嘆氣一陣,最后不得不把目光盯在楊蛾子身上。

“家里對蛾子欠得太多!”楊干媽說。家里尤其是楊干大,從沒把這個女孩兒當(dāng)個人兒,好像她是風(fēng)吹大的,雨打大的。那一年有了楊作新,楊干大專門背了一背狼牙刺硬柴,送到鎮(zhèn)上藥鋪,央藥鋪先生給孩子起了個“楊作新”的大名。到了蛾子手里,孩子一歲了,還沒有名字。“你倒是到鎮(zhèn)上跑一趟呀!”楊干媽說男人。楊干大這時正在吃飯,米湯碗里,撲扇扇落下個麥蛾兒,楊干大信手把蛾子挑出來,說道:“女娃娃家,好賴有個叫上的,就行了,這孩子,就叫她‘蛾子’吧!”楊蛾子的大名,就是由此得來的。

心疼歸心疼,楊家要過四十塊大洋這個門檻,還得靠楊蛾子了。楊干大和楊干媽,竊竊私語了幾天,于是找來了媒人,在遠(yuǎn)處一個村子里,草草地為蛾子定了一門親,說好等楊蛾子十三歲完燈完燈:農(nóng)村風(fēng)俗,孩子自一歲起,年年過春節(jié)時,由母舅送燈籠,直到十三歲。最后一次送燈籠叫“完燈”,是為隆重。完燈以后,表示這孩子已經(jīng)成人,不必再由舅家監(jiān)護(hù)了?! ∫院?,再過門。楊蛾子的四十塊聘禮一到,紅封拆也沒拆,楊干大就打發(fā)媒人,給后莊送去。聘禮到了,這門親事算正式定了下來,后莊那邊,收拾停當(dāng),只等吳兒堡這邊選個良辰吉日,花轎抬人了。

這一切楊作新都不知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時的楊作新,心高氣盛,一抹心思,只想效仿杜先生,念完初小,再念高小,高小完了上中學(xué),中學(xué)完了上大學(xué),“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此物為大用”,這些古人今人的句子,總不時盤桓在腦際。

這一天,前莊小學(xué)第一屆學(xué)生畢業(yè),楊作新揣了一份蓋著杜先生私章的畢業(yè)文憑,興沖沖回到家里,雙手遞給父親。父親一看,自然歡喜。也許是為了喜上加喜,父親楊干大這時將自己這些天的操勞婚事,和盤托出,并且說你小子算是有福氣,一切都由爹娘操辦著,唾手可得,不像他那一陣,爹娘早死,一切都得自己操辦。楊作新聽了,吃了一驚,年紀(jì)這么小就結(jié)婚,同學(xué)們見了,一定笑話,那杜先生說不定也會笑話他的,于是使起性子來,說他不要媳婦。楊干大本來正美滋滋地準(zhǔn)備聽兒子說幾句感激的話,想不到兒子這樣不識抬舉,熱臉碰上了個冷屁股,真可憐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了。楊干大登時惱了,彎腰從腳上取下鞋子,沖著楊作新的屁股,狠狠地打起來。

按照常規(guī),老子打兒子,兒子抬腿一跑了事,可是楊作新是個犟板筋,任楊干大的鞋底砰砰啪啪地打著屁股,他既不逃跑,也不告饒,并且嘴里還不停點兒地念叨著“我不要媳婦,我要上學(xué)”之類的話。從山上挖小蒜回來的楊蛾子,看到這陣勢,嚇哭了。她去拉父親,于是父親在打楊作新的同時,也給了她兩鞋底。她見父親這回是動了真怒,趕緊跑進(jìn)窯里喊媽媽去。楊干媽從窯里出來,數(shù)落了兒子兩句,要他給父親回話。接著又說男人:今天是兒子高興的日子,如今是民國了,不興科舉,要么,兒子的這張文憑在手,該是個秀才,喜都喜不過來,還打他。

楊作新見驚動了母親,又見父親像被人刨了祖墳一樣氣急敗壞,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實在于心不忍,于是低下頭來,張口叫一聲“大”,算是認(rèn)錯。楊干大身上早沒有勁兒了,有了這個臺階,也就就坡下驢,把鞋往地上一扔,趿在腳上,然后蹲在畔上,抽他的悶煙去了。

婚事還得進(jìn)行,而且事不宜遲;定了親不結(jié)婚,逢年過節(jié),便還要破費,帶著像樣的禮品去看丈人。所以楊作新回家以后,不多日子,楊干大便給他把婚完了。正如那陜北民歌唱的那樣:正月里說媒二月里定,三月里送大錢四月里迎。一頂花轎,伴著吹鼓手凄涼的嗩吶聲,燈草兒嫁到了吳兒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