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有一對孿生兄弟,哥哥出生在2001年,弟弟卻出生在2000年。
問題:這樣的事情可能發(fā)生嗎?
答案:可能。哥哥于2001年月1月1日出生在一艘由西向東經(jīng)過日界線的船上。弟弟則是在船過了日界線后才出生的,那時還是處在2000年12月31日。
分析:雖然哥哥與弟弟的出生順序不可能有特殊情況,出生的時間是否允許有特殊性?思維發(fā)散到日界線后,哥哥比弟弟晚一年出生的奧秘也就解開了。
33有一杯可樂。當喝完一半時,又兌滿涼開水;又喝去一半時,再次兌滿涼開水;又經(jīng)過同樣的兩次重復(fù),最終喝光了。
問題:請計算一共喝了多少杯可樂。
答案:一杯。
分析:判斷力的批判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品質(zhì)。如果一開始就抓住“有一杯可樂”,擺脫迫切要求計算的心理順應(yīng),對主觀判斷的圖式進行反思:原本就只有一杯可樂,不管它兌了多少次水,都改變不了它原來的量。
34我們每個人都有父母,他們又各自有自己的父母。這樣,每向上回溯一代,人口就增加一倍。依此類推,當我們僅僅只是上溯到第20代時,我們每個人的祖先就已經(jīng)達到了100多萬。
問題:我們每個人真的有這么多祖先嗎?
答案:沒有。我們的每一個祖先,在宗譜樹上是單獨地占有一個位置,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祖先是先親聯(lián)姻的夫婦關(guān)系。因此,他們在宗譜樹上大多數(shù)是相“重疊”的。
分析:本題中計算并沒有錯誤,計算依據(jù)的前提假設(shè)卻是一種假象。它表現(xiàn)為在所設(shè)定的宗譜樹上,一位祖先只能出現(xiàn)一次,不能多于一次。
35有一戶人家,左邊鄰居是一家木匠鋪,右邊鄰居是一家鐵匠鋪,一天到晚叮叮當當,吵得這戶人家不能休息。這戶人家與兩位鄰居商量:“只要二位愿意搬家,我情愿現(xiàn)在就宴請二位。”兩位鄰居欣然允諾。宴請完畢,說好當晚就搬。第二天一早,這戶人家又被吵醒了。
問題:這兩位鄰居失信了嗎?
答案:沒有失信。只是他們互搬了一下家。
分析:概念不明確,會影響思維的進程。這道題中,兩戶鄰居同時利用了“搬家”這個概念的歧義性。
36在一個古代王國,被處以極刑的犯人在臨刑前仍有一次選擇生命的機會。即在一個箱子里放上兩個紙鬮,其中一個寫有“生”,一個寫有“死”,然后讓臨刑的犯人任意摸出一個并當眾驗證。如是“生”鬮,則當即釋放;如是“死”鬮,則即刻處死。
有位大臣遭人誣陷,被判處死刑。誣陷他的人擔心他會摸到“生”鬮,便賄賂有關(guān)官吏,將兩個紙鬮全部寫上“死”。這個陰謀被大臣的好友探知,大臣聽了,高興地說自己“必生無疑”。
問題:是的,這位大臣如愿以償了嗎?
答案:是的,這位大臣隨意摸出一個紙鬮,并立即把它吞到了肚子里。
分析:常規(guī)思維將方向放在了“無論摸出哪一個”紙鬮上,這種思維方式是正向的、垂直的,可是大臣打破常規(guī)思維的邏輯流程,以反向思維的形式,推導出另一種可能。
37有一個人被判死罪,司法官下令:從第二天起,到第七天傍晚,必須把這個死囚犯處死。如果在下令處死他的那天早晨,死囚犯知道了“我今天將被處死”,這一天就不會處死他。死囚犯得知規(guī)定后,認為自己不可能被處死。
問題:死囚犯是如何得出這個結(jié)論的?他會否被處死?
答案:是運用逆向歸納法的推理得出的。他還是會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