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jié)(5)

君主論:李維史論 作者:(意)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并且是第一個說一個城邦如果有一個公民令官員都害怕的話,那就不能稱之為自由的。因此,如果羅馬人民在這件事上聽從了老卡托的意見,那么他們就和我在上面已經(jīng)說過的那些因為猜疑而忘恩負義的人民和君主一樣應該受到寬恕。因此,在結(jié)束這個討論時,我說,由于這種忘恩負義的惡行的養(yǎng)成,或者是出于貪婪或者是出于猜疑;很明顯,人民從來不因為貪婪而行之,由于猜疑而行之遠比君主少得多,因為他們有更少的理由去猜疑,這就是下面將要說明的。

第三十章

一個君主或一個共和國應該用什么辦法來避免這種忘恩負義的惡行;那個將軍或公民又該用什么辦法來避免被它壓迫

一個君主,為了避免這種不得不帶著猜疑生活或者忘恩負義的必然性,就應該親自去遠征。起初羅馬的那些皇帝就是這么做的,在我們這個時代,土耳其也是這么做的;那些有能力的人過去是、現(xiàn)在也是這么做的。因為,一旦戰(zhàn)勝了,征服的榮譽全都歸于他們自己;而如果他們沒有親臨戰(zhàn)場,由于榮譽是屬于別人的,他們認為不可能充分地享受那種征服,除非他們消滅屬于他人的、那種他們自己不懂得如何去贏得的榮譽。他們因而變得忘恩負義和不公正,毫無疑問他們得不償失。但是,如果由于疏忽或者不太精明,他們在家里游手好閑,而派遣一名將軍出征,那么除了他們自己已經(jīng)知道的那個方法之外,我就沒有其他建議要給他們了。但是,我確實有話要對那個將軍說,既然我判斷他無法避免忘恩負義的災禍,我要說的就是他應當作兩件事情中的一件:要么,他在勝利之后立即離開軍隊,將自己交到君主手中,謹防一切傲慢或者有野心的舉動(這樣,君主擺脫了種種猜疑,有理由獎賞他或者至少不傷害他);要么,如果他不愿意這樣做,那他就應該勇敢地選擇相反的解決辦法,他應采取一切行動,使人相信那個征服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屬于他的君主的,他應使士兵和民眾朝向自己,與鄰邦結(jié)成新的友誼,用他自己的人占領(lǐng)要塞,收買自己軍隊的指揮官,并對那些無法收買的人予以清除;通過這些方法盡力懲罰他的主子可能對他采取的那種忘恩負義之舉。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是,如上所述,人們不可能是完全壞的,也不可能是完全好的。[D I 27.

]因此總是發(fā)生這種情形,即在勝利后不愿意立即離開軍隊,不能舉止謙遜,不懂得如何使用那些暴力的但在某種程度上可敬的行動;因此,由于他們保持曖昧態(tài)度,在那種遲疑和模棱兩可之間他們便被摧毀了。

至于一個共和國,如果想避免這種忘恩負義的惡行,不能給它和給君主一樣的補救辦法,即親自去征戰(zhàn)而不要派一名將軍去,因為派它的一位公民去是必需的。因此,作為我給它提出的補救辦法,它最好是采取與羅馬共和國為了不像其他共和國那樣忘恩負義而采取的那些相同的做法。這源于它的治理體制,因為,由于整個城邦 包括貴族和平民 全都被動員參戰(zhàn),在羅馬每個時代都總是會出現(xiàn)如此多的英勇能干、打過種種勝仗的人,以至人民沒有理由懷疑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因為他們有很多,并且相互監(jiān)督。同時,他們使自己保持正直和小心,以便不會引起一點點懷有某種野心的猜疑,也不給人民任何理由說他們有野心從而傷害他們;因為,當上獨裁官的人越早卸任這個職位,這個職位的授予給他帶來的榮譽也就越大。這樣,由于這類做法不可能引起猜疑,它們也就不會產(chǎn)生忘恩負義。因此,一個共和國如果不希望有忘恩負義的理由,就應該像羅馬一樣治理自己;一個公民如果想避免忘恩負義的折磨,就應該遵守羅馬公民所遵守的那些規(guī)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