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謙卑關羽驕:山峭者崩,澤滿者溢陸遜
驕敵可以使其放松警惕,在精神上解除武裝。驕敵之法很多,譬如能而示之不能,有備示之無備,兵銳示之兵弱,以及用言語謙讓敵人,對敵將歌功頌德等,都可以起到麻痹對手,使之掉以輕心的作用。
歷史上永遠不缺乏因大意和剛愎自用導致失敗的事例?!秾O子兵法?計篇》中,有一條謀略叫做“卑而驕之”。這是孫子十三詭道之一,意思是指敵人卑視我方,就借機驕縱他。
公元219年7月,吳將呂蒙建議孫權乘關羽和曹操作戰(zhàn)圍樊城的時候,偷襲荊州。這建議正合孫權之意,于是便委以呂蒙重任,命其伺機奪回荊州。可是,呂蒙發(fā)現(xiàn)鎮(zhèn)守荊州的蜀將關羽警惕性很高,荊州軍馬整齊,沿江又有烽火臺警戒,互透軍情,很難正面攻破。正在苦思偷襲之計,陸遜來訪,教給呂蒙一條詐病之計。陸遜說:“云長倚恃英雄,自料無敵,所慮者惟將軍耳。將軍乘此機會,托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之他人,使他人卑辭贊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盡撤荊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荊州無備,用一旅之師,別出奇計以襲之,則荊州在掌握中矣?!泵纱笙矏偅骸罢媪疾咭??!蹦送胁∷]未有遠名的陸遜以自代。
關羽得到消息知道呂蒙病重,已調(diào)離陸口,新來的陸遜名不見經(jīng)傳,遂有輕敵之心。他還收到了陸遜送來的禮物,附上一封措詞卑謙的信函。在信中陸遜首先回顧雙方聯(lián)盟克敵之利,用以表明無異意,使關公失去警惕,接著對關公低聲下氣,歌功頌德,贊關公擒于禁等之功“足以長世”,說什么連“晉文城濮之師,淮陰拔趙之略”也不及之,同時誠懇地要關公不要輕敵,因“操猾虜也,雖云師老,猶有驍悍”要“廣為方計”,以獲全勝。其詞卑,其意似誠,好像盡為之謀,宛如一家?!瓣P公覽書畢,仰面大笑,無復有憂江東之意”,覺得這個年輕書生人不錯,用不著防范,于是,下命令把原來防備東吳的軍隊陸續(xù)調(diào)往樊城前線。
就在這時,曹操聽從司馬懿之計派使者來到吳國,要孫權夾擊關羽。孫權早已決定要襲取荊州,所以馬上復信,表示同意。這樣,原來的孫、劉聯(lián)盟抗曹,一下子變成了曹、孫聯(lián)盟破劉,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孫權拜呂蒙為大都督,總制江東各路兵馬,襲擊關羽的后方。
呂蒙到了潯陽,命士兵們穿了白色的衣服扮作商人,借故潛入烽火臺,攻取了荊州。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關羽才知道自己對東吳的防備太大意。為了重振軍威,他帶著日益減少的人馬準備南下收復江陵。但是,在呂蒙、陸遜的分化瓦解下,他只能步步敗退,最后只有困守麥城。在小城既得不到西川的消息,又盼不來援兵,他只好帶一部分士兵偷偷地從城北小路逃往西川。但他哪里知道,呂蒙早已派兵埋伏在那里了,一陣鼓響,伏兵四出,關羽被生擒活捉。同年12月,關羽被斬首,荊州各郡縣皆歸東吳。
關羽之死,可謂千古悲歌。其人堪稱“武圣”,一生忠義,幾近完人。只因為一個“傲”字,不得善終。像關羽這樣的英雄,尚且大意不得,其他人哪里還有大意的理由。
古人曾說:“勝不驕,敗不餒。”取得成功的時候,決不可驕傲;遇到挫折與失敗時,決不能氣餒。無論做什么事,做什么工作,都應該采取這種態(tài)度。
謙,是態(tài)度上的敬讓而不自大。卑,更是一種心情上的禮貌與客氣。兩者相輔相成,心甘情愿地真摯付諸在行動上,才不會失之膚淺、虛偽。
晚清重臣李鴻章引薦德國人梅廉朵夫到朝鮮擔任官職,啟程前,李鴻章提醒他:“拜見朝鮮王,記得要行三跪九叩之禮?!泵妨浞虿⒉黄埻?,李鴻章堅持說:“否則,你會被趕回中國來?!?/p>
將此忠告謹記在心的梅廉朵夫,在謁見朝鮮王時,特別把深度的近視眼鏡取下,恭謹?shù)匦辛巳蚓胚抵Y,因此很順利地融入朝鮮的官場里。不堅持自己的身段,愿意“入境隨俗”,體貼對方之余,同時也說服了自己,不會覺得受辱。
“如果我在無意間有所冒犯,請你原諒!”這種謙卑,不但不會貶低自己,反而會因為表現(xiàn)誠懇的關心,而贏得友誼。尤其,是非對錯還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愿意主動道歉致意,并且不刻意爭辯自己是對的,更可以鍛煉自己寬容的心胸。
表現(xiàn)謙卑,并不是為了要得到什么好處。而是在消極的那一面,讓自己和別人,都好過一些;在積極的那一面,經(jīng)過自省之后有所學習成長。遭遇挫折的人,將因謙卑而放棄埋怨,重新找到成功的方法。擁有成功的人,也將因謙卑而不自滿,表現(xiàn)友善親切的質(zhì)感。
西方有一句諺語:“謙卑,是一種美德;但是,當你知道擁有它,就會失去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