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葡萄的東傳(2)

西域余聞 作者:(日)陳舜臣


 

玄奘途經(jīng)高昌國的時間據(jù)推測是在貞觀二年(628)。關于玄奘的出生年,有600年和602年兩種說法。不論是哪一年,他經(jīng)過高昌國的時候,都還是個二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形容玄奘的外貌,人們一定會用“眉清目秀”這個詞。

玄奘年少英俊,抱著宏大的志向要到遙遠的天竺去取經(jīng)學法。對這樣一位心志高潔且學問深遠的僧侶,高昌國王為之傾心也是理所當然的。

迎接玄奘的高昌國王名叫麹文泰,他想把玄奘強行留在高昌國,甚至不惜使用威逼的手段。

“要是你無意留在高昌,我就把你遣送回長安。”

然而,玄奘前往天竺的意志卻堅定不移。無論威逼還是利誘,都不能動搖他的決心。

高昌國王覺悟到自己終究無法挽留玄奘,只好作罷,并在玄奘踏上旅途時作了一個約定。

“從天竺歸來之時,一定要再次訪問我國,請一定居住三年。”

玄奘當即允諾。

然而玄奘未能兌現(xiàn)這個諾言。他于貞觀十九年(645)回到長安,而在此五年前,高昌國的麹氏王朝已被大唐滅亡。

玄奘歸唐后所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以阿耆尼國(今新疆喀喇沙爾地區(qū))為始,不曾提到高昌國的情況。在言及大唐以西諸國的時候這樣寫道:

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

往昔的獨立小國高昌,在玄奘寫這本書的時候,已被納入唐朝的版圖,所以不能把高昌列為外國。或許,玄奘在那里備受禮遇的回憶已凝聚在“故地”這個稱謂之中。

在唐太宗的攻勢之下,高昌被并入大唐,不再是獨立國家,國家的機密——釀造葡萄酒的秘方自然也無法保住。

以長安為首的中原各地無論如何嘗試,都未能釀造出如西域貢品那般美味的葡萄酒,原因在于原料的不同。

“馬奶子葡萄”,這個品種的葡萄正是葡萄酒必不可少的原料。

馬奶子葡萄的果實并非圓形,而是一種細長的橢圓形。

我于1973年9月訪問了高昌故地吐魯番,并在當?shù)厝说膸ьI下參觀了葡萄園。令我驚奇的是,那里的葡萄大多是細長的品種,顆粒也不大,大約只有常人的小手指的一半大小。

導游告訴我:“這是馬奶子葡萄。”

在當?shù)卣Z言中,圓葡萄叫“由子姆”,橢圓的葡萄叫“薩伊陴”。由此可知,漢語里的“馬奶子葡萄”這個名稱并非音譯。

難道是因為它的形狀像母馬的乳房?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其圓者名草龍珠,長者名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辈⑽刺峒懊Q的來由。

西域有喝馬奶的習慣。我訪問哈薩克族的氈包(可移動的住居帳篷)時,曾接受主人的款待。女主人把馬奶盛在洗臉盆那么大的容器里,一邊不停地攪拌,一邊往我們的茶碗里斟馬奶。據(jù)說攪拌是為了防止馬奶凝固。馬奶的味道很像稀釋成液狀的酸奶,其味略酸,跟葡萄的味道也不能說不像。我在吐魯番的葡萄園看到的細長葡萄顏色多為黃白色,類似于麝香葡萄。那么,馬奶子葡萄的名字是來于形狀,還是味道,抑或顏色?動物的乳房大多形狀相似,從味道上來說,除了馬奶之外,一定還有近似的東西。至于顏色,馬奶并不偏黃色。

葡萄的名稱選用了與馬相關的稱呼,大概是因為葡萄產(chǎn)地同時也是名馬產(chǎn)地的關系吧。葡萄是與汗血馬一起被帶到東方的。

看來漢代傳入的并非馬奶子葡萄。唐太宗收并高昌之時,才引入馬奶子葡萄這個品種,種植于長安的宮苑之中。高昌國的滅亡使得釀造葡萄酒的秘方得以破解,從此在宮廷大量釀造葡萄酒,并賜予群臣。

《舊唐書》記載:

京師始識其味。

除卻一部分寵臣能分賜到西域朝貢的葡萄酒之外,此前身在京都的人們都還未曾嘗過葡萄酒的滋味。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詩這樣吟詠葡萄酒。在京都的酒家就能喝到葡萄酒,這大概是在收并高昌之后,也就是7世紀后的事。雖可稱得上普及,但葡萄酒肯定仍比其他酒昂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