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僧中不只有像法顯和玄奘那樣從中國前往印度的僧侶,如果把從西域到東方傳教的佛圖澄和鳩摩羅什等人也看做求法僧的話,鑒真和上也應(yīng)算作其中一位。
唐招提寺的鑒真和上自古為日本人所熟悉。當我讀到或聽到法顯的事跡時,總會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起鑒真和上。
法顯六十四歲離開長安,開始前往印度的旅程。經(jīng)過三年時間,終于踏上印度的土地。
鑒真應(yīng)日本留學僧榮睿和普照的邀請,決定東渡日本傳授佛法。那是唐天寶元年(742),鑒真五十五歲。在接到邀請后第二年,鑒真首次東渡,卻因遭人告密而失??;第二次東渡又因海難再度失敗。這樣反復(fù)多次,第六次才終告成功。日本的天平勝寶六年(754),鑒真和上抵達奈良都城,這時他已六十七歲。
鑒真入住東大寺戒壇院之北的僧房,世人稱之為唐禪院。
天平寶字三年(759),鑒真受賜故新田部親王舊宅,他在那里建立了伽藍即唐招提寺。依照唐朝的習慣,國立伽藍稱“寺”,私立伽藍稱“招提”。鑒真打算隱居于此研究律學,于是以“唐律招提”命名。這里后來成為官寺,所以加上了“寺”的名號。
唐招提寺里有著名的鑒真和上坐像。據(jù)說是在鑒真七十六歲去世之前,弟子們按照他當時的容貌塑成。這座脫活干漆坐像,雙目輕閉,嘴角略帶微笑。鑒真六十三歲那年,在第五次東渡失敗后失明。鑒真的傳記《唐大和上東征傳》中寫道
——時和上頻經(jīng)炎熱,眼光暗昧。爰有胡人,言能治目,遂加治療,但眼遂失明。
第五次東渡遭暴風襲擊,船漂流至海南島,損失慘重。鑒真一行從海南島渡海至對岸的雷州半島,巡錫各地后經(jīng)桂林到達廣州。此前在端州,即以硯臺聞名的端溪附近,榮睿不幸病逝。榮睿是當初邀請鑒真東渡的日本僧人之一,他的去世一定讓鑒真感到格外哀痛?!独m(xù)日本紀》有如下記載
——時榮睿物故。和上悲泣失明。
那么,為鑒真治療的胡人又是什么人呢?
唐代廣州有眾多阿拉伯商人乘船而至。阿拉伯人在中國被稱為大食(音“塔支”)。在阿拉伯語中,商人的發(fā)音是“塔支爾”。
——你是哪里人?
——我是商人(音“塔支爾”)。
或許就是這樣的對話使塔支(大食)成了國名。
西方人來中國也可經(jīng)海路,并非只有穿越塔克拉瑪干的那一條路線。
當時的中國人或許還不懂得區(qū)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從海路來中國的商人應(yīng)該不只是阿拉伯人。
不知那位胡人眼科醫(yī)生是阿拉伯人,還是波斯人。但普通中國人肯定都把他們看做是跟自己相異的人種。鑒真在旅途中患病,竟然愿意讓一個來自異域的胡人治療自己寶貴的眼睛。在當時,做手術(shù)應(yīng)該是一件冒險的事。鑒真胸襟寬廣,對胡人也沒有偏見。正因如此,他才可能毅然前往日本。
仔細端詳鑒真和上坐像的臉部,會發(fā)現(xiàn)他的右眼稍有異樣。制作這尊坐像的工匠們一定是堅定的寫實主義者,但并不是藝術(shù)意義上的寫實主義。
眼看著自己長期以來視為精神支柱的人即將死去,如果不趁現(xiàn)在把他的音容笑貌原樣記錄下來,今后將失去精神上的依托。
弟子們心懷著這樣的憂慮,把師父鑒真和上的身姿容貌一絲不茍地塑成干漆像保存下來。如今在坐像的鼻子下方以及下顎部分,還能看到細密的胡須痕跡。就連這樣的細節(jié)之處,弟子們都力求惟妙惟肖。
鑒真的弟子們猶如被一股強烈的意志所驅(qū)使,哪怕一個微妙的細節(jié)都不曾放過,連師父眼部手術(shù)的細微疤痕也做了忠實的描摹。
關(guān)于鑒真和上的死因,沒有確切的記載。依我們的想象,七十六歲的老僧在去世之前,想必已是形容枯槁。然而直到臨死,鑒真和上似乎并未如此,僧衣下包裹的仍是結(jié)實的身形。
對胡須以及眼部手術(shù)留下的疤痕之類的細枝末節(jié),弟子們采取了忠實的寫實手法,而從整體上來看,仍有理想化的傾向。他們一定是滿懷著祈愿來塑造他們心目中師父“必當如此”的樣貌。據(jù)說鑒真和上的去世并不突然,身體的不適始于當年春天。
鑒真和上坐像的確可說是日本造型藝術(shù)的最高杰作之一。這尊塑像向來十分有名,加之最近又歸省中國,更加名聲大振。其實唐招提寺的鑒真和上身后,還掩藏著一座不那么搶眼但值得注目的佛像。
那尊據(jù)說是藥師如來的立像——因佛像右臂折斷,無法斷定結(jié)印的種類,但大致可判斷是藥師如來像。一般說來,如來立像通常是右肩著衣,而唐招提寺的這尊佛像卻裸露著右肩。
另外,衣服沿兩腳之間呈Y字形下垂的衣紋,以及眉、眼、鼻、口向著臉部中央較為集中的相貌特征,還有富于重量感的腰部,等等,都是在同時期的日本佛像上看不到的特征。不僅在日本,即使在中國也不多見,但這些特征卻常見于西域壁畫及板繪。
唐招提寺的這尊據(jù)推測是藥師如來的立像,顯示著一種經(jīng)由唐代與西域相連接的要素。透過這尊佛像,我們仿佛可以看到求法僧鑒真身后西域的影子。
鑒真第二次東渡以失敗告終。這次東渡的團隊規(guī)模較大,隨行者中,有大量專攻玉石、繪畫、雕刻、石碑、刺繡等工藝的匠人。加上僧侶,總共一百五十八人??墒堑鹊搅说诹螙|渡終告成功的時候,人數(shù)規(guī)模已大大減少,隨行者包括揚州白塔寺僧法進等,一共才二十四人。
假如第二次東渡計劃得以成功,一定會給日本的美術(shù)史帶來相當?shù)挠绊憽5诹螙|渡時,同行人員中已沒有畫工之類的匠人了??v然如此,隨鑒真東渡日本的都是佛門中人,他們應(yīng)當可以勝任佛教美術(shù)的顧問。東渡的人數(shù)之所以減少,恐怕是由于經(jīng)費不足??梢韵胍?,關(guān)于佛像、佛具,也改為以指導(dǎo)當?shù)厝酥谱鳛橹鞯姆结槨?/p>
隨同鑒真的二十四人中,有三位特別成員:
胡國人 如 寶
昆侖國人 軍法力
瞻波國人 善 聽
很顯然,這三名是非漢族成員,他們的人數(shù)相當于全體的八分之一。
瞻波是位于現(xiàn)在越南南部一帶的古國,或?qū)懽鳌罢捌拧?、“占城”等,唐代以前被稱為林邑。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時,在此地設(shè)象郡,下置林邑縣。中國秦代以來設(shè)有郡縣制度,縣置于郡之下。
漢時在越南設(shè)日南郡,下置象林縣。東漢末期,這一帶建立了獨立政權(quán)。如前所述,中國的“縣”是下設(shè)單位。從“懸”字的字義可知,“縣”也可表示懸掛于某物之下的含義,即表示附屬于郡、州、府等行政單位之下。當?shù)鬲毩r,不宜再用縣名,于是改稱象林邑國,或略稱為林邑國。
越南北部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南部林邑自2世紀末獨立之后,多受印度文化影響。來自印度的不只是文化,更有大量印度人遷入該地。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第十卷中,有一段關(guān)于瞻波國的記述,但并不是指越南南部的林邑國之后的那個瞻波。瞻波顯然是印度一帶的國名,位置在現(xiàn)在印度比哈爾邦帕格爾布爾市一帶,位置靠近孟加拉國。據(jù)記載,瞻波國民風淳樸,國民信仰小乘佛教,也雜居著異道之人。
后來東印度的瞻波國人大量遷居至越南南部,從此人們就用同樣的名稱來稱呼這里。
唐朝以前,這里的國名還是中國式的林邑,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印度式的瞻波。印度移民人數(shù)眾多,他們文化影響力逐漸滲透當?shù)亍?/p>
雖說不知從何時起,但在中國,出于慣性,人們還是長期沿用“林邑”這個國名。大約在757年該國發(fā)生政變后,國名改為“環(huán)王國”。有人認為中國用“瞻波”或“瞻婆”來稱呼這個國家是在唐代元和年間,即9世紀之后,然而這不過是從中國的角度所見的國號變遷。對于瞻波而言,很早以前就一直使用著“Campa(瞻波、瞻婆)”這個稱呼。
撰寫于日本寶龜十年(779)的漢文文獻《唐大和上東征傳》,從時間上看,應(yīng)該使用“林邑”或“環(huán)王國”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