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早
有人說圣誕節(jié)并非耶穌的生日,而是冬至的儀式。
冬至通常是12月22日或23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到冬至為止,白天變短。但是,過了冬至,白天就不會再變短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變長。
最近才出現(xiàn)了“深夜族”這個詞,這大概是因為電費太便宜了。
以前燈油很貴,所以夜里很晚才睡是很奢侈的。太陽一落山,連燈都不點就早早睡覺了。日沒閉門,早上和太陽一起起來——這是日常生活。
太陽出來的時間短還是長,習慣人工照明的現(xiàn)代人也許沒有注意。但對過去的人來說,只有有太陽的時候才能過日子。白天的長短,是有關(guān)生活內(nèi)容的重大問題。
要充實生活,讓生活更豐富,只有早上早起,把清晨的時間也利用起來。
在中國,“王朝”、“朝廷”、“朝貢”、“朝政”、“來朝”等,有“朝”的詞很多,都與政治相關(guān),這是因為政治從早朝開始。調(diào)查一下清朝軍機大臣的上班時間,竟然是清早四點左右,這樣可當不了“深夜族”。
對過去的人來說,白天長,是件多珍貴的事,現(xiàn)代人無法想象。
以冬至為界,白天慢慢變長,人們一定會感到是上天送的禮物。
在日本,確實有些地方也有這樣的傳說——冬至時弘法大師會挨家送東西。
大師也好,圣誕老人也好,總之,從這一天開始,白天不會再變短,這是對上天賜予的禮物的樸素感謝。
冬至和圣誕節(jié)只相差數(shù)日,習慣和傳說也很相似。
中國人到了冬至,有吃營養(yǎng)價值高的美食的習慣。大概也是出于前面所說的感謝之心,同時,也蘊涵著從這一天起就越來越冷、要吃點好東西增加抵抗力的生活智慧。
曾經(jīng)看到過外國的報道,有一段寫道:“夜晚的街道很黑?!币源伺袛嘣搰拿鞫群艿?。
不光是“深夜族”的文明才是文明。有些地方晚上街道黑暗,大清早曙光微明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鮮活的生活,那里也有健康的文明。
中國人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早上都起得很早。正是在這種地方,“長夜之宴”才顯得奢侈可貴。
把是否有夜生活當作評價文明的標準,十分可笑。
相互尊重生活方式,是友好的第一步。
“昭” 字
“昭和”這個年號也迎來了第47年,超過日本最長的年號“明治”(45年)兩年,正創(chuàng)造著新紀錄。
中國有兩個超過60年的年號——清康熙(61年)和清乾?。?0年)。漢武帝在位53年,期間使用了11個年號,這也是同一皇帝在位時改元的新紀錄。關(guān)于年號時間的長短,中國第三位長的是明萬歷(47年),與“昭和”一樣長。
不過,仔細想一想,現(xiàn)在世界上有年號的,只剩下日本了。
中國宣統(tǒng)三年(1911),清朝滅亡,改制共和,不再有年號?,F(xiàn)在中國以西歷紀年。
直到本世紀中期,越南名義上稱“保大幾年”,但實際已經(jīng)廢止年號了。
朝鮮的李氏王朝1910年滅亡,年號是隆熙四年,和王朝一起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這個國家分為南朝鮮和北朝鮮,各自獨立,年號未再度啟用。
雖然還有異議,但普遍認為,日本的年號自大化改新的大化元年(645)開始,一共使用了250個年號,包含南北朝時期兩朝的年號。日本只有南北朝的60年間,同時使用不同的年號。中國不止有同時使用兩個年號的,還有同時使用四五個年號的。因為分裂時期很多,所以從漢代開始的年號,到最后的“宣統(tǒng)”,一共有650多個。
昭和的“昭”字,筆畫少,發(fā)音響亮,意思也好,會讓人認為應該經(jīng)常被用作年號。實際上,在日本的250個年號中,使用“昭”字的,出人意外地只有“昭和”。
年號里有“和”字則很多。用作第一個字的只有“和銅”,用作第二個字的有“享和”、“元和”、“仁和”等,多達十四五例。
中國也經(jīng)常用“和”字作年號?!昂推健庇昧巳危謩e在后漢、前梁、北魏。在中國,以前用過的年號,再用也沒什么關(guān)系。用了四次的年號有“中興”、“永康”、“永平”、“建元”、“太始”五種,用了五次的年號有“永和”、“甘露”、“建興”三種。另外,“永興”用了六次。
不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年號中用得最多的字是“永”,這是祈望王朝永遠持續(xù)。
那么,中國年號有沒有用“昭”字的?一查,看來只有前漢元帝的“建昭”(前38—前33)一次。
沒有調(diào)查朝鮮、越南的年號,現(xiàn)在只知道中日兩國很少用“昭”字做年號。理由不得而知,有一個說法是“昭”字口上有刀,字形不好。
但是,中國的皇帝、皇子也常用“昭”做名字,“昭”字只是和年號比較沒緣分。
姓 談
日本到底有多少個姓?
大概要以萬來計了吧??傆须娨暪?jié)目猜奇怪的姓,似乎永不間斷。
中國有“百家姓”之說,姓的數(shù)量有限。天下的人民是“百姓”,不過實際上比“百”要多,但也不到“千”,大概有五百多吧。
不論中國有多少姓,相較而言,日本姓的種類更加豐富。
在日本,通常結(jié)婚后女方隨男方的姓;但在中國,結(jié)婚后女方還是保持自己娘家的姓。
孫文的未亡人是宋慶齡,其妹宋美齡是蔣介石夫人。毛澤東夫人是江青(這似乎不是本名),周恩來夫人是鄧穎超。在中國,只是生出來的孩子隨父姓。
中國又有“不娶同姓”的原則,十分嚴格。留在日本的華僑也很少有同姓結(jié)婚的。
近代科學表明,近親結(jié)婚不利于優(yōu)生學。一定是從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不娶同姓”這一規(guī)律。
如前所述,姓的種類少,同姓的人口就多。王、陳、李等姓,各有數(shù)千萬人口。因此,雖說是同姓,卻幾乎沒有血緣關(guān)系。我和陳毅、陳伯達等人應該沒有血緣關(guān)系。
不過,如果我的妹妹和姓江的人結(jié)婚,兒子的姓就是江。這時,我和這孩子的血緣關(guān)系很近。盡管如此,由于不是同姓,似乎可以和我的孩子結(jié)婚。這是個很大的矛盾。
不論如何,在戀愛前,要先問對方的姓,很是不便。這也就不能一見鐘情了。
同姓不一定是血親。倒是前面所說的雖是異姓,但血緣關(guān)系密切的人結(jié)婚更不好——理由都懂,但禁忌歷史久遠,現(xiàn)在依然存在,法律并未禁止。但直到現(xiàn)在,同姓結(jié)婚仍然很少。
拘泥于姓,是因為意識到其重要性。這是受以“家”為中心的儒教思想的影響,“家”擁有的力量太大,即使嫁給別人,也不會改姓。
大家熟悉的國姓爺鄭成功,被賜皇家姓“朱”,但他并不自稱“朱成功”,依然用鄭姓。即使是皇帝賜姓,本姓也不能輕易改,這和結(jié)婚的女性一樣。
近代中國煞費苦心地想脫離儒教體制,“家”的問題也與此相關(guān)。
不論如何,“不娶同姓”的禁忌,實質(zhì)上會消失吧。不過,女性保持娘家的姓,是尊重個人的獨立,應該不會改。
舊風俗在新的時代也通用,這是一個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