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說義,正是墨家高明深刻的地方
□ 兼愛能不能實行,是大問題嗎?
■ 是。事實上,倫理學(xué)的核心問題,就是道德的“如何可能”和“怎樣可能”。任何道德,倘若沒有可能性,也就沒有任何意義。更何況,“兼愛”是要用來“救市”的。如果不能實行,豈非白說?
□ 但在孟子看來,兼愛根本就不可能?
■ 是啊!對所有人、一切人,都一模一樣地愛,怎么可能呢?任何人,愛自己的孩子,總比愛兄弟的孩子要多一些;愛兄弟的孩子,也總是比愛鄰居的孩子要多一些。這是每個人的經(jīng)驗就可以證明的,根本就不需要討論嘛!能夠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很不錯了。所以,還是以“親親之愛”為出發(fā)點的仁愛靠得住。
□ 道德主張,一定要靠得住嗎?
■ 當(dāng)然。請問,道德是什么?是人與人之間行為的規(guī)范。如果靠不住,怎么規(guī)范?這就必須建立在人性的基礎(chǔ)上,也必須講人之常情。不講常理、常情、常識,就沒有基礎(chǔ),不能實行。如果強(qiáng)制推行,只能造就偽善。所以孟子有道理。
□ 這么說,墨子是沒有道理的?
■ 墨子也有道理。孟子有道理,是因為抓住了道德的可能性。墨子有道理,則在于抓住了道德的超越性。比方說,肚子餓了要吃東西,這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但只有再窮再餓,也不取不義之財,不吃嗟來之食,才是道德。同樣,在墨子看來,親愛自己的親人,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此這不是“道德”,而是“本能”。相反,只有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超越了人人都能做到的“親親之愛”,實現(xiàn)普天之下人人平等的“博大之愛”——兼愛,才真正達(dá)到了道德的境界。這就是墨子的道理。
□ 墨子講超越性,你說有道理;孟子講可能性,你說很正確。那我們到底聽誰的?
■ 都要聽。最好是理想講兼愛,現(xiàn)實講仁愛,以兼愛導(dǎo)仁愛,以仁愛行兼愛。這或許是個辦法。但應(yīng)該承認(rèn),兼愛是比較困難的。
□ 那么,墨子又打算怎樣來實行兼愛呢?
■ 首先是和大家算賬。墨子說,現(xiàn)在有人反對兼愛,是因為“不識其利”,也就是認(rèn)為行兼愛會吃虧。其實不然。兼愛不但不吃虧,還有紅利。
□ 為什么呢?
■ 因為你愛別人,別人也會愛你(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你幫別人,別人也會幫你(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這怎么會是吃虧?相反,你恨別人,別人也會恨你(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你害別人,別人也會害你(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這才真是虧大發(fā)了。所以,“兼相愛”是對的,“別相惡”是錯的,因為前者有好處,后者害自己。
□ 這個道理你前面講過了。
■ 但是講得還不夠。實際上,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是非常寶貴的思想。
□ 為什么重要?
■ 因為在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雙贏”的觀念?,F(xiàn)在,講“雙贏”已經(jīng)不稀罕了。人與人,國與國,企業(yè)與企業(yè),大家都開始講“雙贏”。但在以前,是不怎么講的。傳統(tǒng)社會中的中國人往往認(rèn)為,有贏就有輸。你贏了,我就輸了,怎么可能“雙贏”?所以,很多人更喜歡講的,是你死我活,成王敗寇,不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便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
□ 這是受誰的影響?
■ 法家,尤其是韓非。法家的哲學(xué),就是“斗爭的哲學(xué)”;韓非的方法論,就是“矛盾對立雙方的斗爭”。這個后面還會說到。
□ 墨子的這個思想,又為什么寶貴呢?
■ 因為第一次把道德和功利統(tǒng)一起來了。過去我們總是認(rèn)為,道德和功利是尖銳對立、涇渭分明的。比方說,見義勇為,就是不計利害;見利忘義,就是不講道德。因此,講功利,就一定是不講道德;講道德,就一定不能講功利。
□ 難道不是這樣嗎?
■ 不完全是。不可否認(rèn),道德確實具有超功利性,也必須具有超功利性。因此,舍己救人高尚,損人利己缺德。但是請問,損人利己,損的是別人的什么?利嘛!舍己救人,舍的又是自己的什么?還是利。顯然,如果別人沒有利,就談不上“損”。如果別人的利是不受保護(hù)的,就沒有什么“損不得”。同樣,如果自己沒有利,或者這利益原本可有可無,舍他一下,也就沒什么了不起??梢姷赖碌那疤?,是承認(rèn)每個人的“利”。道德的目的,歸根結(jié)底也是為了保證每個人的合法權(quán)益不受侵犯,不受損失。利之所在,豈非德之本源?
□ 這樣說,好像也有道理。
■ 不是也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事實上,以利說義,恰恰是墨家比儒家高明的地方,也是墨家比儒家深刻的地方。而且我認(rèn)為,只有把這個道理說清楚、說透徹,道德的建設(shè)才有可能真正成功。這就是墨子的第一招——利害的計算,也就是講清兼愛的好處。
□ 那么,如果有人不在乎這好處呢?
■ 墨子還有第二個辦法。
墨子的三個辦法,兩個不靠譜,一個有問題
□ 墨子的第二個辦法是什么?
■ 鬼神的嚇唬。
□ 此話怎講?
■ 墨子告訴大家,我們這個世界上,是有鬼神的。鬼神無所不在,無所不至,無所不能。他們監(jiān)督著人們的一言一行,尤其是統(tǒng)治者的所作所為。誰要是實行兼愛,做好事,神就獎賞他,讓他走運;誰要是不兼愛,做壞事,鬼就懲罰他,叫他倒霉。所以,不兼愛,那是肯定不行的。
□ 這一招管用嗎?
■ 不管用。
□ 為什么不管用?
■ 邏輯不通,辦法不靈。墨子說,現(xiàn)在之所以天下大亂,就因為人們不信鬼神,不知道鬼神是能夠“賞賢而罰暴”的。如果相信,怎么會這樣亂?這話顯然經(jīng)不起推敲。比如警察,是要抓壞人的。難道因為犯罪分子不相信世界上有警察,警察就不抓他了?同樣,世界上如果真有鬼神,它哪里會管你信不信?如果說墨子他們那個“鬼神”,是一定要別人相信才起作用的,那么請問,如果大家都不相信,這鬼神還能起作用嗎?
□ 哈!大約也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
■ 君子也未必防得了。有一次,墨子生病了,有個學(xué)生就來問他,先生怎么會生???是先生的言行有什么不對,鬼神來懲罰呢,還是鬼神瞎了眼呢?
□ 墨子怎么說?
■ 墨子當(dāng)然不承認(rèn)自己不道德,但也不能承認(rèn)鬼神瞎了眼,便說一個人生病的原因多得很。天氣變化啦,工作太累啦,都會生病。這就好比一棟房子有一百個門,你只關(guān)了一扇,那賊從哪個門不能進(jìn)來!這下好了,既然人的幸與不幸有上百個原因,鬼神的賞罰只是其中之一,那又有什么可怕呢?顯然,兼愛不兼愛,鬼神管不了,還得人來管。
□ 誰來管?
■ 天子、國君、鄉(xiāng)長、里長,各級領(lǐng)導(dǎo)。
□ 他們就管得了嗎?
■ 墨子認(rèn)為管得了。因為在墨子設(shè)計的國家和社會里,下級必須無條件服從上級。這在墨子那里,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尚同”。
□ “尚同”是什么意思?
■ 尚就是上,尚同就是上同,也就是同上,即一切思想、觀念和意見都必須統(tǒng)一于上級,最終統(tǒng)一于上天。這種統(tǒng)一是絕對的、沒有價錢可講的,叫做“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
□ 也就是說,上級說對,下級也必須說對;上級說錯,下級也必須說錯?
■ 是。每個人的意見,都必須與上級相同(尚同義其上),不能在下面亂說(毋有下比之心)。如果你能這樣做,上級就會獎賞(上得則賞之),群眾就會表揚(萬民聞則譽(yù)之)。相反,如果勾結(jié)下級誹謗上級(下比而非其上),上級就要懲罰(上得則誅罰之),群眾就要批判(萬民聞則非毀之)。這就叫“尚同”。
□ 那又怎么樣?
■ 就可以實行兼愛了。
□ 為什么?
■ 因為墨子的“尚同”,是一級一級實行的,我稱之為“逐級尚同”。具體地說,就是先由里長統(tǒng)一村民的意見(一同其里之義),然后率領(lǐng)村民“尚同乎鄉(xiāng)長”。鄉(xiāng)長統(tǒng)一鄉(xiāng)民的意見,然后率領(lǐng)鄉(xiāng)民“尚同乎國君”。國君統(tǒng)一國民的意見,然后率領(lǐng)國民“尚同乎天子”。也就是說,村民聽里長的,里長聽鄉(xiāng)長的,鄉(xiāng)長聽國君的,國君聽天子的。這樣一來,請你想想,按照這樣一個系統(tǒng)去實行兼愛,會怎么樣?
□ 只要天子兼愛,國君就會兼愛;國君兼愛,鄉(xiāng)長就會兼愛;鄉(xiāng)長兼愛,里長就會兼愛;里長兼愛,村民就會兼愛。結(jié)果是普天之下都兼愛。對吧?
■ 對!這就是墨子的第三個辦法——君主的專政。
□ 我看這個辦法也未必管用。天子兼愛固然好,萬一他不兼愛呢?天子不兼愛,國君就不兼愛;國君不兼愛,鄉(xiāng)長就不兼愛;鄉(xiāng)長不兼愛,里長就不兼愛;里長不兼愛,村民就不兼愛。結(jié)果是什么呢?豈非普天之下都不兼愛?
■ 哈哈,墨子說這不可能。
□ 為什么不可能?
■ 因為天子肯定兼愛。
□ 天子為什么就肯定兼愛?
■ 因為不兼愛就不是天子,正如不“賞賢而罰暴”就不是鬼神。
□ 這恐怕是一廂情愿想當(dāng)然吧?當(dāng)時的天子,還有那些國君、大夫、鄉(xiāng)長、里長什么的,難道都是主張兼愛的?如果不是,墨子能把他們都撤換了嗎?
■ 當(dāng)然不能。所以墨子的三個辦法,兩個不靠譜,一個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