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玖 從平等到專制(1)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作者:易中天


墨子的主張,名為“民主集中”,實為“專制獨裁”

□ 你說孟子和墨子都是越走越遠,此話怎講?

■ 孟子從君權走向了民權,墨子卻由平等走向了專制,難道不都是越走越遠?

□ 墨子主張專制嗎?不見得吧?我看墨子挺民主的。他認為,執(zhí)政者必須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包括對自己過錯的批評,這難道還不民主?

■ 表面上看,是這樣。墨子確實要求執(zhí)政者必須“得下之情”,也說過“上有過則規(guī)諫之”的話。但是,我們不能根據(jù)這只言片語就下結(jié)論。順便說一句,抓住只言片語就做文章,是咱們學術界(也包括界外)一些人的毛病。許多無謂的筆墨官司,就是這樣打起來的。

□ 那應該怎么樣?

■ 對墨子的這些話,至少要問四個問題——為什么、干什么、怎樣能、怎么辦。弄清楚了這四個問題,我們才能知道墨子的“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究竟是民主還是專制。

□ 那好。請問,為什么要求執(zhí)政者聽意見呢?

■ 墨子講得很清楚——“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梢姀V泛聽取群眾意見,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

□ 你這樣說,有點愣往人家頭上扣屎盆子?!吧现疄檎痹趺淳鸵欢ㄊ墙y(tǒng)治呢?就不能理解為“領導”或者“管理”嗎?再說了,“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又有什么不對呢?不管是誰執(zhí)政,恐怕都要了解社情民意吧?難道只有專制政府需要體察下情,民主政府反倒是不需要的?

■ 這就要看第二個問題——了解社情民意干什么。干什么呢?墨子說,是為了知道哪些人做了好事,哪些人做了壞事(明于民之善非)。知道這些,又是為了干什么呢?是為了獎勵和懲罰,叫做“得善人而賞之,得暴人而罰之”。說到底,還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

□ 這也說不通。揚善懲惡,有什么不對?難道民主政府就不揚善懲惡?就連企業(yè)管理,也得獎勤罰懶吧?

■ 但你得承認,這里面并沒有廣泛征求意見的要求。墨子的“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與決策民主無關,也沒有讓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意思。

□ 好,我承認。說第三個問題吧!

■ 第三個問題,是怎樣才能了解社情民意。這個問題,墨子自己是問過的,叫做“得下之情將奈何可”。

□ 那墨子認為怎樣才可以?

■ 他自己的回答,是“唯能以尚同一義為政,然后可矣”。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只有向上統(tǒng)一于一種意見,這才可以”。也就是說,上級了解情況,下級反映意見,都必須也只能根據(jù)上級的意見、想法來進行。這個問題可就大了。情況好一點,是上級想了解什么問題,就反映什么問題。糟一點,只怕就是上級想聽到什么說法,就說什么。

□ 投其所好,順著上面的意思說?

■ 這一套,咱們中國人不是駕輕就熟嗎?

□ 這確實有問題。

■ 更糟糕的還在后面,這就是領導聽了意見以后怎么辦。我們知道,群眾的意見,是不可能一致的。人多嘴雜,眾說紛紜,嘰嘰喳喳,七嘴八舌,怎么辦?

□ 墨子說怎么辦?

■ 一切聽領導的,叫做“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請注意墨子的說法,前面是“唯能”,此處是“必皆”,都沒有價錢可講。

□ 這也沒有什么不對,民主也要集中嘛!

■ 問題是怎么集中,由誰集中。墨子的主張,前面已經(jīng)說過,就是村民意見分歧,聽里長的;里長統(tǒng)一不了,聽鄉(xiāng)長的;鄉(xiāng)長統(tǒng)一不了,聽國君的;國君統(tǒng)一不了,聽天子的(請參看《走東門,進西屋;打左燈,向右轉(zhuǎn)》)。也就是說,群眾服從領導,下級服從上級,天下人都服從天子。所以我說,墨子的主張,是名為“民主集中”,實為“專制獨裁”。

□ 專制獨裁,就用不著這樣廣泛征求意見吧?

■ 專制也有多種。墨子這種,是“開明專制”。至于他的“獨裁”,則無妨稱之為“高明獨裁”,因為是先聽意見再作決定。這當然比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好多了,也比拍著腦袋瞎指揮好多了。

□ 就不能是民主嗎?

■ 不要以為讓人說話、多聽意見就是民主。民主首先是權利,而不是義務。但是你看看墨子的主張,群眾提意見是權利呢,還是義務?是義務。墨子規(guī)定,但凡聽到好人好事或壞人壞事不向上級報告的(聞見善,不以告其上;聞見不善,亦不以告其上),上級做出了判斷不跟著說對說錯的(上之所是不能是,上之所非不能非),甚至上級有了過錯不能批評的(上有過,不能規(guī)諫之),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懲罰(上得則誅罰之),就要批斗(萬民聞則非毀之)。請問,這難道也是民主?如果是,這種“民主”豈不是太恐怖了嗎?

□ 是夠恐怖的。

■ 實話告訴你,這還不是最恐怖的。

建設“人間天堂”的結(jié)果,勢必都是“人間地獄”

□ 更恐怖的是什么?

■ 極權統(tǒng)治、神權統(tǒng)治、特務統(tǒng)治。

□ 不會吧?

■ 那我分析給你聽。前面說過,按照墨子的設計,理想社會的結(jié)構是分層分級的。最底層,是廣大民眾。民眾的上面,是他們必須絕對服從的里長。里長上面,是必須絕對服從的鄉(xiāng)長。鄉(xiāng)長上面,是必須絕對服從的國君。國君上面,是必須絕對服從的天子。所有的人,最終都必須聽天子一個人的,是不是?

□ 是啊,這又有什么問題?

■ 天下萬民,各級領導,憑什么都必須絕對服從天子呢?這里面,豈不是也有一個“政權的合法性”問題?至少,我們也該問問,天子憑什么就可以“說一不二”吧?

□ 這個問題呀,墨子其實已經(jīng)說過了,就因為天子是最圣明的。何況他還選擇了次圣明的人擔任國君,國君又選擇了再次圣明的人擔任鄉(xiāng)長里長。他們都是賢良圣明的。村民、鄉(xiāng)民、國民、人民,當然要“逐級尚同”,唯上級之馬首是瞻了。

■ 那么,天子又為什么就肯定最圣明呢?

□ 這一點,墨子也說清楚了。正是為了“一同天下之義”,才“選擇天下賢良、圣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嘛!天子如果不是最圣明的,怎么會選他?

■ 就算是吧!那么請問,那個最圣明的天子究竟是怎么選出來的?民選?官選?還是天選?墨子可沒說。依我看,民選和官選都不大可能,因為既沒有選舉辦法,又沒有選舉程序。我們也不知道,如果是民選或者官選,究竟是直接選舉,還是開代表大會?再說了,如果是民選或官選,又怎么保證那選出來的天子,就一定是天下最圣明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