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動物并不是為了討好人類而進化出那些可愛的特征,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大熊貓以竹子為食,為了能咀嚼竹子,需要有高度發(fā)達的嘴巴肌肉和臼齒,因此有了大而圓的腦袋。大熊貓的黑眼眶讓它的眼睛顯得很大,這和它的四肢黑色皮毛一樣,可能是起到偽裝作用,使大熊貓在竹林里進食時,能與斑駁的竹林背景融為一體,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這些另有來歷的特征,碰巧符合了人類對可愛的標準。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是進化的偶然產物,但是人類也有意識地按可愛的標準培育出類似波斯貓、哈巴狗的寵物。
這種感情甚至也超越了生與死的界限。即使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只要具有嬰兒的某些特征,也會讓人覺得可愛。甚至簡單到把一大一小兩塊圓石頭疊在一起,或者一個微笑符號“:-)”,都會讓人覺得可愛。藝術家和商人在設計卡通形象、玩具和吉祥物時,充分利用了人性的這一點。最著名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和最流行的布玩具泰迪熊,都經歷了一個從真實性逐漸向可愛性轉化的過程。當米老鼠于1928年首次在銀幕上出現(xiàn)的時候,它還很像老鼠,此后迪斯尼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讓它“嬰兒化”:頭、腦門、眼睛變大,耳朵位置靠后,四肢變粗……變得越來越可愛,但也越來越不像老鼠。泰迪熊在20世紀初上市時,身體部位的比例很接近一頭真實的小熊。此后,逐漸向嬰兒特征靠攏:眼睛變大,前額變高,口鼻變短。只不過泰迪熊的演變并非某個人的創(chuàng)作,而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那些更像嬰兒的泰迪熊銷路會更好,市場占的份額會更大,就像是一種自然選擇。
由于人們對可愛的感覺只是由某些特征的刺激引起的,巧妙設計、夸大這些特征的藝術作品、工藝品就會讓人覺得異??蓯?,甚至顯得比真實的還可愛。當然,如果過分地夸張,就會讓人覺得怪異而不是可愛了。在洛倫茲看來,美國女藝術家羅絲?歐尼爾(Rose O’Neil)在1909年創(chuàng)造出來的丘比娃娃(Kewpie doll)就代表著可愛的極限。真實的嬰兒是很難長得那么夸張的。因此,當人們見到一個長得特別可愛的嬰兒時,就會覺得他或她漂亮得不像是真的,用我的閩南老家的話來說,叫做“水啊像畫公仔(漂亮得就像玩偶)”。
我們?yōu)槭裁磿樇t
“臉紅什么?”“精神煥發(fā)。”“怎么又黃了?”“呵呵呵呵呵呵,防冷涂的蠟?!痹谥挥袠影鍛蚩煽吹哪甏?,京劇《智取威虎山》的這段對白就連小孩兒也愛模仿。一個人突然臉紅當然不是因為精神煥發(fā),更可能是因為精神緊張。你如果心里有鬼而感到不安,或者處境尷尬而難堪,或者見到暗戀的人而害羞,或者受到贊揚而不好意思……突然間臉上一熱,就知道自己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