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伽耶行吟--《流浪者之歌》編作源起
我不知“菩提伽耶”這名字何時駐進我腦海里;這幾年來,卻時時渴望去這個地方。去做什么我也不明白。只曉得佛陀在一棵菩提樹下悟道。暑假到臨,在《紅樓夢》公演的忙亂中,我匆匆訂下機票。仍然不知為何一心一意想去。
載客的小發(fā)財車擠出伽耶城垃圾如山的街弄。顛簸二十分鐘后,一片綠林迎面拂來,林后一彎泥河靜靜流淌。對岸山巒如墨,不高,卻是危巖險峰,氣勢萬千。小樹林草皮上,孩童嬉戲,小馬竄躍,系著金鈴的小羊咩咩追尋母親。我心頭一震,終于來到法顯和玄奘到過的佛的凈土!
菩提伽耶是只有一條泥路的村落,小店和攤販依著大覺寺聚集成市。初建于六世紀,疊石成塔的摩訶菩提浮屠高達五十米,由廟院拔起,直升藍天。浮屠背后,兩千五百年來第四代的菩提,樹干無限延展,枝葉扶疏地護衛(wèi)眾生。樹下佛陀正覺的金剛座,如今圍起了柵欄。柵欄外深黑的石塊上雕出佛的足跡,足形蓄水,浮著供養(yǎng)的小花。四際走道鋪著白色大理石。掛單的各國僧人和朝圣香客便在欄外席地趺坐。朝圣團在僧侶領導下唱合誦經。經文空隙間但聞遠遠近近的鳥鳴。
午后,我常坐在廟外尼連禪河畔發(fā)呆。季節(jié)風帶來豐沛的雨水。然而,泥褐的河水看上去似文風不動,時不時啵啵冒起大水泡,提醒人們河底激烈流轉的生命。
佛陀當年看到的尼連禪河,也是這樣流動的罷。就在對岸林子,出家的悉達多太子苦修六年,日進一麻一麥,終于形銷骨立,同時意識到熱烈渴求悟道的欲望正是他得道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