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中國古典作品之一《詩經(jīng)》曾這樣表述農(nóng)夫的祈褥:“先降雨于公田,再潤及私田。”且不說周朝興盛時以及以后的朝代是否有過這樣的佳話,現(xiàn)在不會有這樣的祈褥了。不管農(nóng)夫,還是其他人,都不會讓上蒼“先”恩澤于“公田”。人們經(jīng)常提醒我們,中國政府是家長制,要求其臣民孝順,服從。一個種植園的黑奴聽人家講:“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彼麤]能準確地理解這句話,以為是說“人人為自己,上帝為自己”。黑奴對格言的解釋道出了普通中國人思想的本質(zhì)?!拔?,有責(zé)任照顧好自己?!奔词顾氲搅苏?,也認為:“政府強大健全,有能力照顧它自己,不需要我的幫助?!北M管政府是家長制的,它更忙于照顧家長,而不是家長的家庭。一般說來,不遇到危險,政府不會為其家庭做什么,可一旦危險降臨,由于事先無準備,便不得不做許多事。老百姓清楚,賦稅的損失是政府試圖減輕河水泛濫造成的災(zāi)難的原動力,老百姓為避免這類災(zāi)禍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人們確認工作已做好,便避免了無數(shù)苛捐雜稅,因為,隨著政府能量在地方上的施展,隨之而來的便是賦稅。
中國的公路狀況最能說明政府對公共事務(wù)的忽略,和老百姓缺乏公共精神。石頭鋪砌夾在大樹中間的道路曾經(jīng)縱橫交錯,聯(lián)接著帝國的各大城市。我們不只在北京,而且在遙遠的湖南、四川等地,都看到過廢棄的道路。道路的修建要花去大量的金錢,維修道路相對要容易得多??墒?,人們卻忽略了維修,遺棄的道路成為交通的障礙,不再是必要的交通要道。假定道路的毀壞發(fā)生在明末動亂年代,那么,扣除政治動蕩年月,二百五十年的時間也足夠修復(fù)交通干線。然而,從沒有人這樣做,連想也未想過,其結(jié)果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政府的態(tài)度與百姓的態(tài)度相輔相成。百姓認為,只要他們個人不遭受損失,就不關(guān)心,也沒有責(zé)任關(guān)心公共財產(chǎn)的狀況。事實上,一條路或什么東西是“公共”財產(chǎn),中國人腦子里就沒有這樣的概念?!昂由健?即帝國)是當今皇上的,他想擁有多長時間,就擁有多長時間。道路自然也是他的,若需要修復(fù),也是皇上的事。但是,與屬于皇上的農(nóng)田相比,從另外意義上說,道路在很大成分上并不屬于皇上,道路僅僅是田間小路,是供那些想使用它們的人使用的,而不必獲得土地所有者的同意。使用道路是生活所需,皇上也未要求過臣民必須獲得他的恩準才可使用。道路是屬于農(nóng)田的,同其他田地一樣,要支付稅賦。當然,皇上并不比他人從道路的使用中獲得更多的好處。因而,農(nóng)夫就要盡力限制道路,擴展溝渠和田埂,使人們只能往來于田間小路。若夏季的暴雨將耕田沖到路上,農(nóng)夫就會到路上,掘出自己的耕田。這樣一來,再加上自然的排水和塵暴,道路就成了一條水溝,中國人沒有我們所說的“公共道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