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忍耐與堅韌(6)

中國人氣質 作者:(美)明恩溥


中國人之所以不采取這種做法有兩點原因。他們是最講究實際的民族,憑一種本能認識到這種計劃是徒勞無益的,因此,他們不可能實行必要的聯(lián)合。但是,我們必須確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具有無限的忍耐力。這種忍耐力導致了在中國所看見的最悲慘的景象:富人食物多得吃不完,很容易奪取,然而近處卻有成千的人默默地餓死了。對這種古怪現(xiàn)象,中國人已經(jīng)習以為常,他們見得太多了,心腸因此變硬,就像一名老兵對戰(zhàn)場的恐怖無動于衷。那些忍受苦難的人們,已然準備終生面臨災難,盡管與災難之間還有點兒距離。災禍臨頭,默默承受,像是不可避免、無法醫(yī)治似的。倘若這些人來得及用獨輪車推著家人,到能夠討飯為生的地區(qū)去,他們將會這樣去做。倘若一家人無法在一起,他們就帶上能帶的東西,分頭尋找生路,災害過后再團聚。倘若近處得不到賑濟,整隊難民就會在隆冬季節(jié)跋涉千里,邊走邊要飯,穿過幾個省,希望找到收成較好、勞力需求較多、較易維生的地方,倘若洪水退去,要飯的農民回到他們的家鄉(xiāng),泥地綻開長長的裂口,松軟得承受不了耕畜的重壓,于是他們在泥土中挖出一條條小溝,熟練地撒上一點兒麥種,又走上曲折的道路,乞討為生,直到他小片的莊稼收獲為止。如果上天開眼,使他再次成為農民,不再作乞丐,算是一種幸運,然而他心里十分明白:破產(chǎn)和饑餓是永遠不會一去不復返的。 

堅持靈魂不滅說的人,受用的一個有力論據(jù)是:最優(yōu)秀的能人在今生時常找不到施展才能的機會。如果這個論據(jù)確鑿的話,那么中國人這種舉世無雙的忍耐力肯定應該承擔崇高的使命,絕不只是堅忍日常生活的苦難和活活餓死的厄運,這種推論是不無道理的吧?如果歷史的教義是適者生存的話,那么一個民族具有這種天賦的忍耐力,又有卓越的生命力為后盾,它必定會有偉大的前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