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而后能靜”:心定氣靜,寧靜致遠
所謂的靜,只是過于緩慢的動,或可說是太過快速的動,由于超過了我們?nèi)怏w感知的“知覺”,只是主觀感覺是靜。事實上,如果進入“量子”領域,所有物質(zhì)都是在以波或者粒二相性地高速運動。波粒二相性正是光的本質(zhì)特征,因此,我們認為,所謂入靜,無非是將機械的、物理的運動減速或者停止,而恢復或者發(fā)動身體內(nèi)在的波粒形態(tài)的運動,即發(fā)動思維的運動,而這種運動,由于有意識地進行“光”的思維根據(jù)《創(chuàng)世記》中的典故,上帝先在黑暗和混沌中創(chuàng)造了光,接著創(chuàng)造了天地、生物和人?!吧系壅f‘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一天?!币姟妒ソ?jīng)》之《創(chuàng)世記》。與觀想,從而實現(xiàn)凈化內(nèi)在軀體的目標。這是進行美好的冥想可以強身的原理,即發(fā)動有益于身體的光能,清除體內(nèi)的非正常運動的波動。凈土宗有十六妙觀:“第一日觀,觀落日如懸鼓。第二水觀,觀大水澄清。第三地觀,觀冰琉璃,成就地想。第四樹觀,觀琉璃地上,作寶樹想。第五池觀,觀七寶池中,有八功德水想。第六總觀,作寶樓閣想。第七座觀,觀七寶蓮華中。第八像觀,觀一佛二菩薩想。第九佛觀,觀佛相好想。第十觀音觀,作大士形象,佛立頂冠想。第十一勢至觀。第十二普觀。第十三雜觀,作佛大小不定身想。第十四,上三品觀。第十五,中三品觀。第十六,下三品觀。”上述所有觀想,都離不開形象之光的想象。因此,入靜是一種有益身體的主觀能動的行為,正如超過我們聽覺器官的頻率我們聽不到一樣,超過其他主觀感知的運動,我們也會主觀地認為其是靜止的。
儒家認為,要入靜,先要掌握自然和社會發(fā)展的周期規(guī)律,掌握在左肩的頂部出貨和右肩的底部入貨,這樣,不僅富貴可期,而且是風險控制的最好辦法。孔子在《論語·泰伯第八》中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保ㄒ妶D18)孔子還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儒家之靜,是待機而動,圍繞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展開工作,是親民的操作藝術。
儒家之靜,是為了宏大目標,為了形成大氣象、大格局的自我訓練?!皩庫o致遠”是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提出來的修養(yǎng)功夫。有些人習慣于忙碌緊張地工作與生活,一旦寧靜無事,反而想干點什么。有位資本市場的弄潮兒,身價已經(jīng)過了百億,但每天起早摸黑地看報告、跑調(diào)研,結果視力急劇下降。幸運的是他天天堅持跑步鍛煉身體,身體素質(zhì)尚好。一日他參加了法門寺的早課活動,在僧人《大悲咒》的梵唱中靜立1小時,其內(nèi)在氣場由于其靜極而動,出現(xiàn)了下意識的身體搖晃情況,感覺靜極生動的妙處,知道原來靜也是鍛煉的一種方法而且不會受外在環(huán)境所約束,隨時隨地只要安心即可進行靜心訓練。
當然要做到諸葛亮的寧靜致遠,先要條件是“淡泊明志”,甘于淡泊,享受淡泊,才是“寧靜致遠”的人生修養(yǎng)意境。但是否真正有一個靜止的境界呢?中華文化中的萬經(jīng)之首《易經(jīng)》就是強調(diào)在運動中爭取主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萬物都是運行不息的,君子效法天地之道,也要在發(fā)展中解決問題,在運動中爭取主動,因為宇宙萬物在運動,時間、空間、環(huán)境也不斷地在運動和發(fā)展中,時空環(huán)境組合成的結構也不定地在運動變化中,抱殘守缺,就會被動。
同樣,人的情緒、思想、意念在不斷變化,處于運動之中,如果發(fā)揮良知,通過情景模擬,觀察這種運動,將思慮守于這種運動,這個過程思想、意念反而因為觀察明照意念的運動而守靜了。知止制心一處,漸漸將流動的心識引入規(guī)范的觀想渠道以后,止水澄波,清風徐來,微波不興,達到了“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如果靜到了與外界隔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到達沒有內(nèi)境外在的不同,天人合一,圓融自然了,當然無論世事如何紛擾,當事者都能夠安且靜心于自己的空靈世界(見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