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有留學生(15)

家有留學生 作者:張松林


 

第四篇  看,這就是美國

美國的國粹:NBA、棒球、橄欖球,

還有保羅·麥卡特尼演唱會

我在國內(nèi),經(jīng)常通過電視看NBA,是半個“N”迷,總覺得自己對NBA應(yīng)該知道的差不多了。到了美國,真刀真槍地看場比賽才知道,差得多了。

棒球和橄欖球在國內(nèi)接觸很少,甚至連一些基本的規(guī)矩都不知道,看場比賽算是掃盲。

“甲殼蟲”第二主角——保羅·麥卡特尼的演唱會,本不在計劃之中,同學多了一張票來問我,那還用說,去唄。120美元一張,夠貴的,不過很值。

看一場正宗NBA比賽,是我計劃中排在第一的項目,而且要看有姚明比賽的NBA,如有機會,怕是所有的中國人都會這么想、這么做的。好在UTA離達拉斯只有22英里。達拉斯是“小?!钡谋静克?,姚明效力的休斯頓“火箭”也在德克薩斯州,我們得天獨厚,所以到美國沒有多長時間就看NBA了。

我們看的正是達拉斯“小牛”對陣休斯頓“火箭”,在網(wǎng)上選的比賽,買的票,非常方便。

票價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的那場,最貴的票一張是2300美元,可能就是坐在球場邊,等到姚明上場,估計一伸腳能把他絆一跟頭。太貴,沒敢買。

最便宜的是10美元,AA體育館可以容納35萬~4萬人,這個價格的位置,應(yīng)該是最高、最邊角的位置,可能啥也看不著了。我們買了50美元的檔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帶著激動的心情,看NBA嘍。之前有人善意地警告我們,達拉斯是“小牛”的主場,別瞎為姚明喝彩,當心“小牛”的擁躉者和你們過不去,尤其是黑人球迷。

那天,我們早早地趕到達拉斯,跟著人群進了AA體育館。美國人的業(yè)余生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豐富,或者說沒有我們豐富??匆粓銮蛸愂羌苈≈氐氖拢ǔJ侨覕?shù)口,大大小小,歡天喜地地看球來,戴著卡通帽,拿著棉花糖,捧著爆米花,拽著彩色氣球,過年一般。

找到我們的位置,周邊一圈都是黑人,開始我們有些拘謹。場內(nèi)也有專程從休斯頓趕來的“火箭”球迷,但比起“小?!钡那蛎跃碗y免勢單力薄了。

NBA比賽很熱鬧,一些場景在電視轉(zhuǎn)播中是看不到的,賽前、賽中、賽后都穿插滿滿的各類活動。美女啦啦隊是電視觀眾熟悉的,大量其他場內(nèi)、場外的互動更精彩有趣。即便你對NBA沒有多大興趣的人,比如孩子、女人,也能找到籃球以外的興奮點,一樣快樂不已。難怪NBA在美國有那么多的觀眾,開始我以為還真有那么多的球迷吶,實際上,男女老少各得其所,這樣的活動才有生命力和廣泛的市場。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鑒。

當然,NBA自身的運作機制很有特點,保障了這項運動經(jīng)久不衰,而且影響越來越廣泛。這些都有專門的介紹,在此我就不討論了。

那場球賽的過程和結(jié)果我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甚至誰輸誰贏的結(jié)果我都忘記了,過癮的是我們慢慢被周圍的氣氛所感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吶喊、高興、緊張、遺憾,一如在場的其他球迷。

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達拉斯的球迷也沒有那么狹隘,誰打得好,就為誰喝彩,挺公平的,我們和旁座的黑人一起為兩隊歡呼,不分彼此。

有趣的是,后兩節(jié),附近的兩個美國姑娘打起了“姚明加油!”的中文標語。我們問她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不知道,中國朋友給我們做的。”逗死了,美國人就是實在,有時挺搞笑的。當時我就想,如果那兩個姑娘的中國朋友要是和她們開個玩笑,標語牌上的中文是“娶我們吧!”該怎么辦?

有個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在電視轉(zhuǎn)播中是沒有看到過的。每當有犯規(guī)罰定點投籃時,籃框下以及籃架所對著的觀眾席上就會出現(xiàn)一大批對方球隊的球迷,拿著五花八門的道具,比如上下左右亂晃動的箭頭牌,隨意舞動,制造混亂,干擾投球。如果投球手未投進籃框,大家一片歡喜,認為是自己“搗亂”成功,很開心;如果對手投進了,則是“嗷”的一聲,也不氣餒,下回繼續(xù)“搗亂”。很搞笑、很卡通、很孩子氣的舉動,讓一個緊張、對抗的比賽變得生動有趣。

在美國,我們看到了完全不同于電視轉(zhuǎn)播的NBA。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