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為此,有些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魏晉的知識分子們,雖然講究的是明哲保身之術,在政治活動中大部分都是消極的,但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這種長期壓抑的消極,卻得到了最好的反彈甚至釋放。魏晉時期的知識分子,行文大膽、開放,甚至無拘無束,都是中國文學中的另類,政治高壓下的發(fā)泄,成為魏晉文學開始“自覺”的原動力。
魏晉時期的文化政策,尤其是西晉時期的文化政策,對魏晉文學的自覺改革,可以說推波助瀾,魏晉的統(tǒng)治者雖然標榜封建社會的禮教思想,但是從司馬昭到司馬炎,卻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司馬炎登基后,深知司馬家族屬于篡逆上臺,一味的政治高壓,很可能會遭到曹魏政權同樣的報應,因此對于知識階層,轉為懷柔政策,在這樣的政策下,司馬炎時代,魏晉的言論得到了最大的開放、包容、尊重,特別是魏晉知識分子的叛逆行為,在司馬炎的眼里,都只是文人發(fā)發(fā)牢騷,算不上什么大事。司馬炎限制知識分子參政的權力,信用貴族,同時又給了他們最大的發(fā)泄自由,允許他們自由地在各種文學形式中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么做的結果,就是西晉時期中國文化的百花齊放,可以說這個自由的時代,和西晉時期文化政策的松動很有關系。
西晉的這種文化松動,并沒有換來知識分子的感恩戴德,相反帶來了更大的動蕩。中國傳統(tǒng)語言中,有一個詞叫“戾氣”,也就是怨恨之氣,魏晉的知識分子,大多數(shù)都是充滿戾氣的,他們沒有后來中國知識分子所恪守的忠君思想,高高在上的君王,在他們眼里一文不值,這么做的原因,一是因為從魏到晉,兩家的統(tǒng)治時間都不長,皇帝換得快,也就貶值得快。而長期以來的高壓政策,造成了知識階層與統(tǒng)治者之間的不信任。司馬炎的這些補救措施,很難在短期內彌合這樣的裂痕,而西晉時期全國的統(tǒng)一,使中國表面上消除了外來侵略的生存威脅,國家沒有了外患,就有內憂,這個內憂就是中國統(tǒng)治階層的徹底腐化,面對這一切,知識分子的戾氣加重。魏晉時代的知識分子,他們考慮更多的,不是怎樣建功立業(yè),而是該怎樣在這個特殊的年代里平安地生活下去,所以文學創(chuàng)作,對于他們來說,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