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總裁學做生意(5)

向總裁學做生意 作者:網易財經中心


 

針對壹基金的透明度,李連杰曾說:“我們基本上有很清晰的目標,要好心做好事,別好心做了壞事。壞事就是對法律的不熟悉,以及對運作的整個成長不利。所以在中國2004年的基金管理條例非常清楚地規(guī)定:公募基金會運營成本不能超過當年項目總支出的 10%。我們按照這樣的條規(guī)來嚴格遵守,還要設立自己的監(jiān)管機構,比如說我們找了全球頂級的兩家會計師行,一個是德勤,一個是畢馬威。當然這個我們是和中國紅十字會合作,也受到審計署每年正常的國家審計?!迸c其他的公募組織相比,壹基金的優(yōu)勢在哪里呢?大家又憑什么信任“壹基金”呢?重點應該在于它是民間自發(fā)者的基金,在過去整個三年的運作當中一步一步建立起了大家的信任,比如在汶川地震的時候,一個上海小朋友捐了三個口罩,經過拍照進入機場,庫存到四川,從四川提起來再分給災區(qū)的孩子,照了三張相,把這三個口罩圓滿的傳遞過程放在網上。這么細小的事情,有這么清晰的流程來告訴捐助者,壹基金具體幫到哪里了?結果是什么?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回饋。捐了錢,沒有信息回饋,有時候會影響到捐款人持續(xù)的捐款行為。壹基金創(chuàng)辦的初衷是幫助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獲得更好的生活,讓我們這個世界變成一個互助互愛的大家庭。它取之于社會,又回饋于社會,因此壹基金不是李連杰的,是這個社會的,正如李連杰自己說的那樣,是壹基金幫助我實現(xiàn)了做慈善的目的。

在企業(yè)家中間,我從來沒覺得孤獨由一個武術運動員到演員,再由演員成為企業(yè)家,這中間的轉變必定存在很多難以訴說的情緒,不過當李連杰走進企業(yè)家這個圈子的時候,他的目標很明確,想法很簡單,雖然他選擇了企業(yè)的形式,但他所傳遞的是一份愛,一份真誠和一份自信,所以,在一個陌生的圈子里,他從未覺得孤獨,反而覺得很有意義。

作為一個公益性的組織,壹基金勢必也被認為主要是籌錢的,不過就這一點,李連杰有自己的見解:“不僅僅是籌錢這么簡單,因為企業(yè)領袖們在推動著行業(yè)的發(fā)展。那一個行業(yè)的產業(yè)基本上上游到下游可以影響幾十萬人。如果企業(yè)家能更清晰地了解‘壹基金’的理念和操作的方法,以及為未來更多的企業(yè)家用企業(yè)的方法來管理、透明這樣的一個基金的話,那么對它未來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所以,你要影響社會上每一個人參與共同的事情,一個是橫向的影響,一個是豎向的。這是商學院的管理方法,叫灌頂式的方法。就是從這個行業(yè)的上端,從頭到腳。就等于一個學校,如果校長決定做這件事,從校長到教務主任,到各學科,往下滲透的力量就比較快和更加有效。”

關于同企業(yè)家之間的關系,他又如是說道:“朋友,或者更多的是大家常常探討的都是整個民族在未來三十年里,如何更加在軟實力的提升以及第一代富豪怎么樣承擔起第一代富豪的社會責任?為未來的富豪們去做一種標桿的社會回饋的榜樣。不是談的很短,現(xiàn)在說籌多少錢,弄多少事,不是這么簡單的話題。經常探討的是我們十年要達到什么目標?二十年、三十年怎么樣符合國情的情況下,我們要做出什么樣的一個資產的轉移以及個人的財富,有多少是留給自己?更多的是為社會所保管,最后要流向社會等這些話題的探討?!?/p>

按照這種說法,壹基金似乎與中國企業(yè)家之間是一種相互的關系,但李連杰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說,是一種一體的關系。壹基金的參與者都是理事。如果是理事,大家是在一起做共同的愿望,所以不能分開成兩件事。作為一個非商界的人士,行走在企業(yè)家當中,難免會有一些生疏和陌生感,孤獨似乎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不知是不是學佛的原因,對此李連杰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解釋。他說:“為什么孤獨?你必須有所求,你才有所失。如果你覺得孤獨,幾乎你進不了這個圈子,那么必須是先成為朋友,有共識,對生命價值的共識,對財富價值的共識,以及對社會發(fā)展的共識,才能作為朋友。只有朋友才能玩在一起,才能在一起喝茶、聊天、探討社會問題以及整個民族的問題。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孤獨。”

從來沒覺得孤獨,這該是怎樣的境界和情懷,能做到不孤獨,也是一種企業(yè)精神。

開始籌劃第四次創(chuàng)業(yè)對于三歲的 “壹基金”而言,傳輸它的價值觀似乎還是一個有些難以呈現(xiàn)的事情。對一個企業(yè)來講,三歲真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年齡,任何一個百年的企業(yè)三年對它而言都是一個嬰兒期。不過很慶幸的是, “壹基金”的理念和品牌已經深入人心了。

從理念的認知,從了解、聽說、旁觀、監(jiān)視到行動,到自覺自愿,這樣的過程就要20-30年,需要兩代人的認知。對此,李連杰說:“我們將從愛心的奉獻階段,從公益學院研究以后,應當去轉變至責任和義務。這是兩個不同的結構,一個是說你太慘了,我?guī)湍悖吡?,我再幫你,又走了。還有一種就是我有義務,因為我得到了長輩們、社會給予的一些東西,我要負責一些社會的義務,這是一個很平實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成熟期還剛剛在探索階段?!弊鳛橐幻麌H知名的動作巨星,做慈善,辦企業(yè)似乎不是他的主業(yè),不過李連杰對壹基金的熱情絲毫沒有讓人覺得他是把它當作副業(yè)來看待的。有人問他,什么時候退居二線呢,他如是說:“從創(chuàng)新初期我已經有一個夢想,比如說三年到一個階段,五年或者六年到第二個階段,所以它必須去‘李連杰化’,必須從有李連杰的‘壹基金’變成沒有李連杰的‘壹基金’,以及最后回交給社會專業(yè)人士來管理‘壹基金’。當那個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會逐步的退居二線?!?/p>

對于喜好轉型的李連杰,有人又好奇了,如果他退出“壹基金”,又要去做什么呢?

李連杰的回答很簡單:“我會再創(chuàng)業(yè)?。∥蚁矚g挑戰(zhàn)自己。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已經思考了一年多了,已經是很久的事情了,只不過去年開始重新拿到日程上。因為‘壹基金’逐漸在完善,團隊可以獨立運作,只是重大的事情要我出面來找一些要客服務,很多事情還是需要我做。已經開始探索未來的創(chuàng)業(yè),在第四次的創(chuàng)業(yè)挑戰(zhàn)自己的程序當中,有結果的時候大家會看到?!?/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