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在一個把"無私奉獻"奉為最高道德原則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有權要求他人無私奉獻、自我犧牲,而自己卻在生存需要的客觀規(guī)律支配下而不得不去追求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如下的必然結果:第一,這將使這個社會成為一個人人說謊的社會--明明是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需要,卻不得不口口聲聲地說自己是為了實現(xiàn)道德理想,為他人、為社會無私奉獻。這種路人皆知的說謊,在中國人中間已經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習慣,連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兒童也在所難免。試問,在一個人人說謊、從小就說謊的國度里,能夠培養(yǎng)出大師級科學人才嗎?第二,這將是一個不和諧的社會--試想,在一個人人都有權指責他人"自私自利"、"不道德",而自己要想活著卻不得不"滿足自己需要--自私自利"的社會中,能夠有和諧的生活嗎?第三,當這個社會的管理者具有要求民眾"講道德--無私利人"的話語權,而民眾自己卻沒有對等的話語權的時候,民眾將不能不"無私奉獻"自己的利益,而官員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充分滿足自己的需要了。這就是中國各級官員越來越腐敗,而且不可遏制的原因。
2.10 倫理學質疑之十:道德是上層建筑中的意識形態(tài),還是經濟基礎上個人行為"應當"?
上文的分析表明,市場經濟道德作為經濟行為"應當",是人們在社會分工生產和互利交換中的現(xiàn)實生活方式,是人們通過對自己行為的"應當性"評價而自覺選擇的和諧生存方式。因此,人們的道德行為是社會經濟基礎上的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生活方式。由于人是智慧的生物,人的一切活動都是有意識的活動。所以,人們的"行為應當"選擇、道德意識,都是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然而,關于道德是什么的問題,兩部教材卻"異口同聲"地寫道:
所謂道德,就是人類現(xiàn)實生活中,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用善惡標準去評價,依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傳統(tǒng)習慣來維持的一類社會現(xiàn)象。這就是說,道德是社會范疇,屬于社會上層建筑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
道德是由一定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特殊意識形態(tài),是以善惡為評價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慣和內心信念所維系的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
……
道德不是人主觀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更不能用抽象的人性來說明,道德是由一定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反映,并受著社會關系特別是經濟關系的制約。
……
在人類的長期發(fā)展中,人的活動、人與人的交往和聯(lián)系會逐漸形成一定的秩序、節(jié)奏,……它相對于個人而言是一種普遍的規(guī)律,是一種"應當"……"應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是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存在的必要紐帶。經過階級、國家等群體有意識地加以總結、提煉、概括之后,就形成了人類社會特有的行為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不是單一的個別要求,而是包括原則、準則、戒律等多層次多方面要求在內的規(guī)范體系,是特定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們組成一個規(guī)范之網(wǎng),將人與人、人與社會聯(lián)系在一起,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
兩本教材的作者所說的"應當"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行為規(guī)范"是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德嗎?顯然不是。他們說的"應當"是作為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的道德規(guī)范、道德原則、道德戒律、道德標準,而不是我們在"質疑之七、八"中所說的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通過對自己的行為的評價、反省而選擇的,既有利于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又有利于與他人和諧相處、合作共事、互惠互利的道德。這就是本書所闡述的道德觀與兩本教材主張的道德觀的另一個重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