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二世的野心
查理五世為維護德國宗教統(tǒng)一作了35年徒勞的努力,在奧格斯堡和約后的次年即1556年,他放棄了多頂王冠而隱居于修道院。他把奧地利、波希米亞和匈牙利(未被土耳其人占領的那一小部分)留給了他的兄弟費迪南,后者不久當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見地圖2.1)。查理把其余所有的領地都留給了他的兒子菲利普,即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1556-1598年)。由此,哈布斯堡王朝分為兩支:奧地利支和西班牙支。兩支在歐洲事務中進行合作。西班牙這一支一百年來始終占據(jù)更為重要的地位。菲利普二世不僅擁有西班牙王國,而且在1580年繼承了葡萄牙,從而將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置于他的統(tǒng)治之下。他還擁有尼德蘭的17個省和勃艮第自由郡,它們都是神圣羅馬帝國的成員國,位于其西部邊境,與法國毗鄰。北意大利的米蘭和南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也屬于菲利普,而由于他還擁有一些主要島嶼以及突尼斯,所以也享有西地中海的海上優(yōu)勢(僅僅受到土耳其威脅)。在1558年之前五年,他是英國名義上的國王;1589年,他以自己女兒的名義對法國的王位提出了要求。整個美洲屬于菲利普二世,1580年后整個葡萄牙帝國也屬于他,所以除極少數(shù)海上膽大妄為者外,在開放的海洋上航行的所有船只都是西班牙國王的。
菲利普二世因此很自然地把自己看作一個國際人物,尤其是他將組織新王國的方法與對各種政治與宗教爭端(這些爭端造成后宗教改革時期歐洲的分裂)的濃厚興趣結合在一起,就更是如此。他把西班牙視為歐洲天主教的領袖,并認為西班牙權力在歐洲的推進符合世界宗教事業(yè)的利益,也符合自己的君主統(tǒng)治和西班牙人民的利益。不過他力圖保護和加強西班牙在意大利的權力,有時會導致與教皇的沖突;而且在持續(xù)進行的爭取地中??刂茩嗟亩窢幹?,他大部分對外政策的矛頭是指向奧斯曼帝國的。歐洲新教因而僅是菲利普關心的許多國際事務中的一樁。
因此,菲利普積極參與歐洲宗教戰(zhàn)爭,可視為是他維護西班牙人和哈布斯堡利益的更廣泛的軍事和政治運動的一部分,而不是僅為天主教進行的十字軍行為。在他的個人生活中,菲利普二世是一個嚴肅、莊重和努力工作的人。他事無巨細地關注對廣大帝國版圖的管理。從南美波托西和其他礦山流入西班牙的財富,使菲利普能在全歐洲和地中海地區(qū)追求他的目標。與此同時,西班牙也進入了它的現(xiàn)代早期文化的黃金時代。
大約從1550年到1650年,塞萬提斯寫出了他的《唐·吉訶德》,洛佩·德·維加寫了200出戲劇,埃爾·格列柯、牟利羅和委拉斯凱茲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繪畫,耶穌會士蘇亞雷斯創(chuàng)作出連新教國家都在閱讀的哲學和法律著作。然而,正如塞萬提斯在《唐·吉訶德》中表現(xiàn)出的那樣,許多西班牙人都高度意識到高尚理想與社會、政治和宗教生活的困難現(xiàn)實之間的持久緊張。但天主教傳統(tǒng)和天主教會在西班牙文化中仍舊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教會活躍于每一個社會階層,從地位高過大公而能與國王平等對話的托萊多大主教,到與最窮的人和大部分被剝奪祖產的人混在一起的身無分文、到處化緣的托缽僧。
菲利普二世給自己建造了一座新的王室住宅--埃斯科里亞爾,所用的堅石很好地表達了房屋建造者的政治與宗教決心。馬德里本身是一座新城,僅僅是一個政府中心,遠離托萊多或巴利阿多里德的俗不可耐的逍遙玩樂處所。但是,菲利普選中了離馬德里30英里處,在陡峭山脈環(huán)繞的、荒涼而干旱的卡斯提爾中部高原,建造起埃斯科里亞爾。這座官邸為紀念圣勞倫斯而建,因為在圣勞倫斯日,菲利普二世曾使法國人吃了一次敗仗。彼此相連的巨大建筑群設計成鐵篦子形狀,按照殉教者列傳作者的說法,圣勞倫斯在公元258年就是被放在用煤炭燒紅的鐵篦子上活活烤死的。埃斯科里亞爾陰沉而空曠,生硬而單調,用的都是意味著永恒存在的大塊花崗石,最高的塔尖離地有300英尺;它不僅被設計為一座宮殿,而且還是宗教生活和有效管理龐大帝國的中心。菲利普二世總是孜孜不倦地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下工作,把信使派往墨西哥、馬尼拉、維也納、米蘭,把部隊調到意大利和尼德蘭,把外交使節(jié)派往各國宮廷,把間諜派到要去的所有國家;他在尋求擴大他強大國家的影響,并(在可能的時候)促進他虔誠信奉的天主教事業(yè)。
菲利普統(tǒng)治初期,伊麗莎白也則在英國開始她的統(tǒng)治,英國的宗教爭端仍然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加爾文教擾亂尼德蘭;而法國正由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統(tǒng)治,全國在無休止的內戰(zhàn)中分崩離析。無國界的宗教忠誠和各種政治界限交織在了一起。人們到處在國外尋求指導。英國、法國和尼德蘭熱情的加爾文教徒感到彼此之間比他們與君主或鄰居之間更為親密;這三國熱忱的天主教徒也歡迎國際天主教勢力--耶穌會、西班牙國王和教皇的支持。國家團結瀕于瓦解或已不復存在。生活在一起的人們相互之間的信任已銷蝕殆盡;不僅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即使生活在同一城市、同一街道,甚至是同一所房屋內的人們,都因崇高的理由而相互敵視。
1567年起大約五年,天主教事業(yè)似乎盛極一時。偉大的十字軍在各條戰(zhàn)線都發(fā)動了攻勢。1567年菲利普派出一個強有力的新總督--阿爾瓦公爵,帶著2萬西班牙士兵去往尼德蘭。公爵通過建立”除暴委員會“對持不同宗教信仰者和不同政見者進行鎮(zhèn)壓。1569年菲利普平定了西班牙摩爾人(改宗的穆斯林)的暴動。同年,英國北部的天主教徒在諾福克公爵率領下,在自己的外套上縫上十字軍戰(zhàn)士的十字標記,掀起反對他們的異教徒女王的武裝反叛。翌年,教皇開除伊麗莎白的教籍,并解除她的臣民對她的效忠,以致英國的天主教徒只要愿意,今后就可以問心無愧地策劃推翻她的統(tǒng)治。1571年,西班牙聯(lián)合威尼斯等在希臘海岸外的勒潘多,取得了對土耳其人的一次巨大的海戰(zhàn)勝利。雖然這次戰(zhàn)斗是當時為爭奪對地中海的政治與經濟控制而進行的軍事斗爭的一部分,但有些西班牙水兵在自己帆上縫上十字,并將他們與土耳其人的戰(zhàn)爭描繪為一場新的天主教對伊斯蘭教的抵抗。1572年,法國的天主教領袖們在教皇和菲利普二世的勸告下決定消滅法國的新教徒胡格諾教徒。單是在巴黎,在圣巴塞洛繆節(jié)前夕就有三千多人被逮捕處死;在這次屠殺后,各省接著又進行了幾次規(guī)模較小的肅清運動。
但是,上述勝利沒有哪個是持久的。土耳其人在勒潘多遭到失敗后立即恢復元氣,并建造了一支新艦隊。事實上,土耳其人兩年后從菲利普手里奪回了突尼斯。摩爾人也未被同化(1609年被逐出西班牙)。英國天主教反叛被撲滅了,800人被伊麗莎白政府處死。尼德蘭的起義與法國的胡格諾教徒一樣仍然異?;钴S。20年后,英國成為一個新教國家,荷蘭贏得了獨立,一名胡格諾教徒成為法國國王,而西班牙艦隊則早已在北方水域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