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在工作場合的互動、一般人在公共場所(如公交車站或公園)中的面對面接觸及小團體中的行為等,這些微觀社會學范疇引起了互動論者的興趣。功能論者?沖突理論家分析的是大規(guī)模的社會行為模式,然而,互動論視角(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是要將日常生活中的社會互動概念化,以獲得對社會整體的了解。舉例來說,20世紀90年代,陪審團的運作成為社會大眾關(guān)注的焦點。一些引人注目的案件,最后的審判結(jié)果竟然令社會大眾難以接受。要知道陪審團為什么做出某一個決定,就必須了解他們在陪審團討論室中小團體的決策行為模式。
功能論與沖突論起源于歐洲,而互動論則肇始于美國。喬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被公認為互動論?創(chuàng)建者。米德從1893年?便在芝加哥大學教書,一直到他過世。他與庫利的研究相似,通常米德關(guān)注的是人類一對一或者小團體的互動情境。米德對一些極細微的溝通形式——如微笑、皺眉或點頭及團體或社會如何影響個人感受,都頗有興趣。雖然他的觀點很具啟發(fā)性,可是米德很少寫文章,而且從來沒有寫過書。然而,他是一位極受歡迎的教師,我們所知道的他的大多數(shù)觀點,都是在他過世后,由他的學生出版的教學大綱而來的。
互動論是一種社會學的框架,認為人類是處于由許多有意義的實體組成的世界之中,這些“實體”可能包括有形物質(zhì)、行動、他人、與人的關(guān)系,甚?只是符號,等等?;诱撚袝r也被指稱為象征互動論視角(symbolic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因為互動論者認為,象征是人類溝通時最重要的手段。象征所代表的社會意義通常是被一個社會的所有成員共享的。然而,有些象征對于不同團體的人卻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比如,對于一些美國人來說,南部聯(lián)邦旗象征著人們對于他們豐富文化遺產(chǎn)的尊重,然而對于另外一些人,它卻代表了對他們公民權(quán)利的抑制。
不同的文化可能會用不同的象征來表達相同的意思。例如,考慮一下不同社會用不同的肢體語言描述自殺行為。美國人用一根手指頂住腦袋(射殺);城市里的日本人用一個拳頭頂住自己的胃(刺殺);新幾內(nèi)亞巴布亞島南端的人們,用手緊緊抓住自己的喉嚨(絞死)。這些不同的象征互動形態(tài)被稱為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非語言溝通包含許多其他的手勢、面部表情及姿勢等。(Masuda et al.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