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節(jié):田園詩之外(5)

童年與解放 作者:黃武雄


相應地,在知識教育實踐上,認知發(fā)展的理論便引申出如下的原則:講地理,從小孩生長的街道村里,縣市以至省國;講歷史,經(jīng)常以今證古,以古說今;講數(shù)學,由問題分析而推理演繹,由具體而抽象;而教語文,以具體情境去揣摩語音串(sound sequence)的意涵。

比較是知識的基礎,也是同化的手段。深入掌握特例,以特例為"比較的基準",擴展至一般,學得的知識才能廣闊而深遠。例如要在腦中形成對地表里程大小的整合圖式:一個喜歡玩地球儀的小孩,或許會取地球半徑約六千公里作為理解距離的比較基準,當他讀到尼羅河長為六千六百四十八公里,他會把尼羅河長與地球半徑相比,只略長于地球半徑。更進一步的同化是試想:將尼羅河沿赤道拉緊,因地球半徑約六千公里,赤道長為地球半徑的2π倍,即約三萬八千公里左右,那么尼羅河長約為地球一周的六分之一長還多一點。又一個住在臺灣熟悉臺灣地理的小孩,也許會取臺灣島長五百公里作為比較基準,而當氣象臺報告臺風中心在臺灣東方約兩百公里時,他會把臺灣島長五百公里拿來相比,對于臺風大體還有多遠,心中便有了概念,不然兩百公里是個死的數(shù)字,如果進一步他聽到臺風中心的時速及進行方向,那么他對臺風來臨的動向,會有更清楚的估計。

比較基準的選取,是屬于個人的。每個人因自己的環(huán)境、經(jīng)驗、興趣、著眼點的不同會使用不同的比較基準。比較基準若由教師或他人來提供,則失去了生氣,失去它的同化力,反而增加學生的負擔。在前例中有人以臺灣島長及地球半徑作為不同階秩(order)的里程比較基準。另一個人,則可能喜歡選取臺灣至大陸最近距離一百五十公里及中國全境直線距離最長為五千公里作為比較基準。比較基準的選取依賴個人的經(jīng)驗與偏好,別人是不能越俎代庖的。

兒童的比喻,其實也反映了他們用舊經(jīng)驗來比較新事物的學習方式。幾十年前,鄉(xiāng)村的小孩初次看到飛機會大叫:"哇!好大的蜻蜓!"(本書原句為"飛機像蜻蜓,飛在天空中!"經(jīng)兒童文學作家林真美指出語句不像小孩言語,本書作者從善如流依其建議修改)因為蜻蜓是他原有經(jīng)驗中親近而有感情的小動物。今天都市的小孩從小看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圖書影片,飛機反而是他耳熟能詳?shù)臇|西。當他去到鄉(xiāng)間,初次看到一群蜻蜓飛在天上,他則大叫:"??!好多的飛機!"不同的兩種兒童的驚喊,所顯示的意義無非是人已遠離自然的母體,但在認知發(fā)展上則清楚說明比較的基準是蜻蜓還是飛機,原依賴于人本身的經(jīng)驗,無法假手于他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